《西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3-06-08 13:18:5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

  读过富含军事策略的《三国演义》,仰慕过行侠仗义绿林好汉的《水浒传》,欣赏过初读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后时尝到一个家族的兴亡衰盛的《红楼梦》……可最使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的非属那曲折惊险的《西游记》不可。?

  说起《西游记》大家肯定不会陌生,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那好吃懒做的猪悟能等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大英雄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号称“齐天大圣”,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靠他那出神入化的七十二变和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让师徒四人多次死里逃生,还有他那个倔脾气,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宁死不屈,他那精神是我们男子汉的楷模,更是我的偶像。别看三徒弟沙僧长得凶神恶煞,其实内心可善良着呢!整天“扁担不离肩,行李不离手”假如没有他这个为师兄化解矛盾的老好人和事佬,这取经路上不知要经过多少破折啊!猪八戒是我心中的猪悟能、猪呆子,抛开他长得猪头猪脑,笨的可怜不说。还经常在师傅面前诽谤别人,师傅赶走孙悟空都与他脱不了干系,更可恨的他还是一个好色之徒,他的前世天蓬元帅就是因调戏嫦娥而被贬下界的,他的.一生只爱三件东西:吃、睡、女人。怎么样?可耻吧!这三位的师傅唐僧那才叫一个榆木疙瘩,看他长得一表人才,又那么慈悲善良,但他太执迷不悟、愚昧无知。话说《三打白骨精》那回,孙悟空忍着金箍咒的疼痛保护他,而他不领情,竟毫不含糊地将悟空赶回花果山。气得我直咬牙,破口大骂:“你的脑子被驴踢了还是进水生锈了,竟这么不近情理,笨蛋!”这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郭沫若和毛泽东看《三打白骨精》时,郭沫若这样评价唐僧: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千刀万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而毛泽东则认为:僧是愚民有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笔落至此,仔细想想:猪八戒很现实;沙僧忠厚老实;孙悟空智勇双全;唐僧慈悲怜悯、执迷不悟。读了《西游记》,我感想颇多:不论是生活中,学习中,我们一定像孙悟空那样足智多谋不畏艰险,要像沙僧那样忠厚、踏实能干,忠心耿耿。而不要像唐僧那样优柔寡断、愚昧无知。更不要像猪八戒那样好逸恶劳,讽刺、诽谤别人。

  或许,这个最值得我们学习,最值得我们敬佩,又值得我们了解的应该是这个神游天下、充满智慧的吴承恩先生吧!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2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着,它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小说。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看的是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原名叫“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机智,聪明,活泼,目标坚定,勇往直前,自从孙悟空被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他就毫无怨言地随唐僧踏上了取经之路,尽管这是按照观音菩萨的嘱托来做的,但在此后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孙悟空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也从未动摇过保护师傅西天取经的信念。

  在这章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宛子山波月洞内,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与朝山进香的老妪,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了当,可两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而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三施攻心计,孙悟空一再揭露其妖怪面目,而唐僧执迷不悟,即使老丈为妖怪所化也不准孙悟空去打,还念紧箍咒来惩戒孙悟空。孙悟空为了取经,忍住痛苦,终将老丈打下深涧。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孙悟空恳求师父收回成命,唐僧不允,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花果山请孙悟空来救师父。孙悟空虽被贬回山,仍不忘取经大业和师父的安危,准备下山。见八戒来求援,立即赶往波月洞。途中,孙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自己变成老妖模样来到洞内,伺机搭救师父。在筵前,孙悟空为用事实教育唐僧,设计诱使白骨精重又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来面目,痛悔自己不该乱发善心,不分人妖,逐走孙悟空。这时,孙悟空现出本相,经过激战,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真理不会因为表面现象的.不同而改变,只要自己的判断符合真理的标准是对的,就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3

  提起《西游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相传是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西游记》不仅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记得第一次接触她是上小学三年级时,那时家里刚刚买彩电回来,那段时间刚好在播放西游记。那时候对她,我可谓如醉如痴。放学后总是喜欢和小伙伴们托到比较晚回家的我,一放学就飞快都往家里赶,只为观看几集。当时最喜欢的角色是极富正义感的孙悟空,羡慕他拥有七十二变的法术,敬佩他不畏妖魔鬼怪,总能在关键时候排除万难。于是便暗暗的在我幼小的心灵下种下了一个梦——如果我也有七十二变的法力,我就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把老师给变没了,等下课的时候又把老师变回来;考试的'时候,我就把正确答案变到大家的卷子上,这样大家就能都考得100分了……最讨厌的是猪八戒,因为感觉他是一个好吃懒做、贪财好色、相貌很丑的讨厌鬼。

  可能是年龄渐渐变大的原因吧!往后陆陆续续的出现了许多的版本,什么《西游记前传》、《西游记后传》、《大话西游》等等,都一一看过,总觉得不及那版经典、耐看。于是便重复看了好几遍,而感悟也随时间的冲洗有了很大的改变。融入生活,细细品味。在取经之前,悟空的脾气个性就像青春期的我们,不想也不甘在一条条框框架架下成长,于是叛逆的我们便成了神仙(家长老师)眼中的“坏孩子”。而八戒则是我们对爱情懵懂的表现,一旦触碰被玉皇大帝(老师家长)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好奇害死猫,当还是身为卷帘大将的沙僧,耐不住对宝灯的好奇与诱惑而犯下大错,这不正是我们对许多比如网络虚拟世界的盲目“探索”吗?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插曲,也是最让人怀念的一段往事。可是生活却是一位严厉的老者,它永远不会让你“为所欲为”。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4

  一部《西游记》,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一百回,其中干货不过二字:“取经”。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眨眼间就会在大唐与雷音寺溜个来回。即便是沙僧、八戒,虽笨点儿,也能腾云驾雾,日行千里,让他们去,也可以“谈笑凯歌还”。可是到头来,非要唐僧前往不可,便把事情弄得曲曲折折,受尽九九八十一难,历时一十七载,且取回来的还是一部“残经”。

  唐僧这人,有没有本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位“领导”一到,徒弟们除了要为他配备一匹白马,还要干“挑子”、“前马”、“警卫”之类的活儿,而且只能追随左右,靠着两片脚底板儿,一步一步往前蹭。

  还因为有了唐僧,就招引来了妖魔鬼怪垂涎三尺,它们耍花招设诡汁,争吃唐僧肉。为了保护唐僧,徒儿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流血负伤倒也无妨,只要伤得其所,“领导”心里明白,就值;可是,唐僧不辨笑丑,不识人妖,且自以为是。你打了真妖,非但无功,反而有罪,他念起紧箍咒,疼得你遍地打滚,还要把你赶回老家去……

  我转念一想,这事也怨不得唐僧,他就这水平,就那么不济,没辙、主要责任恐怕还在如来、观音身上——用人不当,或者是有意用人不当,以增添艰难险阻和劫数,更显事业的伟大。他们这么做,当然有他们的道理:其一,唐僧这人可靠,办事稳当,不会招惹是非,还能忠实执行领导意图,不会另搞一套;其二,唐僧与如来之关系非比寻常,唐僧前世名“金禅子”,乃如来之二弟子,只因他不听说法才贬真灵,转世东土——毕竟是如来的老部下、老关系,取经之事,一旦成功,便修成正果,得道成仙,此等好处怎能让那刁钻猴儿、呆傻的老猪、愚笨的沙僧白白拾得?其三,对不安分的'猴儿,放心不下,怕他再闯出什么乱子,于是既要利用他的本事,又要拿紧箍咒管束他,让唐僧负责监督执行,确保万无一失。如此,徒弟露了脸,师父也有功;唐僧有了功,如来也就获得了识才有眼、教徒有方,指挥有力的名声,因而也就能和这个故事…样流芳百世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西游记》是不能没有唐僧的,有了唐僧才有“戏”嘛。可我总是希望在生活舞台上少有点“唐僧戏”,少点让唐僧唱戏的人。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5

  说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肯定没人不知道,“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我们早就熟悉这些故事了。今年暑假爸爸觉得我能够看懂了,便给我买了一本《西游记》,我见了非常高兴,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整天爱不释手。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师徒四人。唐僧是个非常善良的人,取经路上坚持不懈,给徒弟们树立了好榜样。猪八戒经常偷懒,还很好吃,不过有时也是比较可爱的'。沙僧勤勤恳恳,一路上任劳任怨。

  在这四个人当中,大多数人当然最喜欢孙悟空,我也不例外。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般变化,不畏艰难地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孙悟空帮助师傅斩妖除魔,嫉恶如仇,而且坚韧不拔。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便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太坏了,诡计多端,三次变成人形想吃掉唐僧,但是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看穿了,最终消灭了她。善良的唐僧被欺骗了,不理解孙悟空,硬要赶他走时,孙悟空很无奈,但最终还是没有放弃,回到了师傅身边,保护师傅,我觉得孙悟空这样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唐僧师徒去西天整整十万八千里,而且只能步行,一路上有高山,有大河,还有火焰山,路途险恶,困难重重。加上有很多妖魔鬼怪,千方百计地想消灭他们,阻止他们。他们一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该有多难啊!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退缩过,迎难而上,历尽艰苦,硬是靠双脚坚持了十四年,这不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贵精神吗?

  想到自己,真要好好感谢这本书。今年暑假,我对古筝产生了兴趣,看到别人弹奏出动听的乐曲时非常羡慕,就请妈妈给我报了兴趣班。初学古筝其实很枯燥,一开始凭着兴趣学了几次,但渐渐地有了想打退堂鼓的意思。练习时也不专心了,还时不时地像猪八戒一样偷懒。爸爸妈妈见了鼓励我坚持下来,特别是当我看到书中唐僧师徒的取经故事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弹古筝。现在,我坚持下来了,老师也夸我学得挺快,我已经会弹好几首曲子了,而且我相信会弹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老师曾经告诉我们“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句话我深有感触。以后,我一定要多多读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道理。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多读好书吧!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6

  中国有四本书非常有名,它们是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有《西游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西游记》。《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一部充满了离奇,精彩的神话故事,讲述的是唐僧和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师兄孙悟空。他原来是一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是一个天真烂漫、调皮任性的无拘无束的“野猴”。他夺走老龙王的镇海之宝定海神针;游乐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闹天宫,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里,还自封“齐天大圣”。用他的七十二变大闹天宫,惹怒了如来佛祖,便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唐僧救了他,他便跟着唐僧西天取经。为了师傅的安危奋不顾身的他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他对付这些人从来都不手软,尽管许多时候并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义无返顾地将他们扫除。哪怕事后又被各路神仙将妖魔领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驱逐,除害护航之心全不曾改。 其次是二师兄猪八戒。他贪财好色,有着一身毛病,好吃懒惰,爱占小便宜,怕困难,总是退缩,还特别爱吃,每次孙悟空叫他去找食物,他总是打着找食物的名义,却总是在半路睡觉,或者是找到了食物在回来的路上也吃得一干二净了。它相对来说小脑筋比较多,我很清晰记得有一集,某条河流结了冰,但这样马就不容易前行了,当大家都在困扰之时,猪八戒立即就说可以给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虽然他很贪吃,但是也非常护主,丝毫不比孙悟空差,一旦唐僧有危险也会那把九齿钉钯奋不顾身的'去救他。

  然后是三师弟沙悟净。他心地善良、安于天命,他的本领更比悟空,八戒是弱一些。他淳朴憨厚,忠心耿耿,总是挑着行李默默跟在身后,任劳任怨,憨厚和淳朴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 最后是师傅唐僧。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而且他心思缜密,能注意到事物的细节,自我要求严格,坚持原则,规范严谨,善于发现问题,低调不张扬,遵守时间。

  就是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7

  如若真翻开了厚厚一本原著的书页,即可见平日里挂嘴边的故事名在目录里也竟是找不见的。如“三打白骨精”吧,本名可差远啦,在原著中却是名叫《尸魔三戏唐三藏》,若非有一个“三”字,真的难找!而我极感兴趣的一章“偷吃人参果”,该换换门面,叫作《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再加半篇《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这一回主要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在五庄观中,唐僧不愿食镇元子特叮嘱给他的珍贵人参果,却叫两个童子分吃时将这事儿流到猪八戒耳中。八戒起了馋心,他急忙央求了孙行者,打了,即偷了三个仙果,又打落了一个化进了土,一人一个。谁知八戒因嫌没尝着果子味儿而大声嚷嚷,耍赖时,被童子发现,偷果子的事儿也一并败露了,他们只得承认。

  但行者气不过,觉得童子骂得粗鲁,一气之下胡闹起来,把珍贵的人参果树也打倒了。惊恐的童子只好想法儿哄骗四人,又趁四人吃斋之际锁了大门,想乘机将师徒锁住,以便交差。没成想孙行者神通广大,解了门,又将磕睡虫弹到童子脸上,连夜逃离了五庄观。

  故事的情节十分有趣,对人物的刻画也更是传神,十分惟妙惟肖。

  猪八戒是最有趣的,他不像神仙,倒格外像个凡人,也爱财贪色,对吃的更是来者不拒了。自然,偷吃的事儿也理所应当由他而起,他只是听了童子咀嚼声便已垂涎三尺,足以见他的“吃货心”了!

  为了能再吃上一个,他更是耍赖的伸手讨要,央求行者、沙僧,并想出“没尝到味儿”,“不尽兴”的理由来。因为他无端耍滑,以至于将事情败露,把自己也陷入了危险中。但即使如此,他也不愿承认是自己的`错,反说自己“老实”,令人好笑又好气。相反,孙行者则厉害了许多,他敢作敢当,神通广大,嫉恶如仇,却也有自己的缺点,过于鲁莽了些。他实在听不进骂语激话,所以才会一怒之下就推倒了宝树,因面酿成大祸,以至于被镇元子追赶复仇。

  但行者也有善心,从不因师父遭难,而自己有脱身之法独个溜走,却是不忘唐僧救自己的恩情,忠心不二。

  唐僧的善良也在这一回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自己已身处绝境,却仍不忘顾他人安危,在行者去“应战”时仍不忘嘱咐他,“不可伤他人性命!”始终十分诚心诚恳。

  《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各有特点,缺一不可,多一不行,不亏为万人传诵,成为四大名著中的一员。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8

  读完《西游记》这部古典优秀作品,真的令我惊叹不已!特别是作者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更是令我一万个佩服!最令我关注的就是他笔下唐僧取经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妖怪们,他们的命运真是既可怜又可恨,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们常温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妖怪们吧!

  这些妖怪里最狡猾的就是白骨精了。她杀死了可怜的一家三口,先后变成他们的模样骗取唐僧的信任,使的唐僧师徒之间发生矛盾,结果孙悟空被迫回到了花果山,唐僧也被抓走了。最后当她兴致勃勃请来老母亲准备享用唐僧肉时,却意外被孙悟空打成了一堆白骨。因为她虽然狡猾,却永远不可能理解人的'世界——她忽略了唐僧他们师徒之间的感情是不可破灭的。

  年纪最小,本事却不小的红孩儿,虽然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孩子,可是不知道是不是缺少父母亲的爱,他年纪轻轻却不学好,占山为王无法无天,山上的小妖们更是对他毕恭毕敬。孙悟空好歹也是他叔叔,可他一点面子也不给,用三味真火烧的他屁滚尿流,败得好惨!最后迫不得已,孙悟空请来了南海观音,最终这个嚣张跋扈的孩子还是入了菩萨的圈套,成了她坐下的善财童子。

  还有嫦娥身边捣药的玉兔精,可能是她的生活太单调,太无聊了。所以她的意图也特别奇怪,居然痴心妄想,想和唐僧成亲。难道她忘了自己还有主人吗?难道她忘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吗?

  书中的妖怪实在太多太多了,他们不仅长相怪异,本领迥异,性格也千差万别,但是更夸张的是他们个个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每一回都深深吸引着我。

  我实在是太佩服作者吴承恩了!在想象力方面,我和吴承恩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要是让我写西游记,肯定完蛋,每个妖怪都一个样,那还有人看吗?其实想象力的问题从小就困扰着我,比如美术方面,虽然我的绘画底子不错,可只要老师上课一喊“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发挥”,我就会傻傻地愣在那里,不知道从何入手;再比如写作方面,老师让我们设想未来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同学们的思路像流水一样“哗啦啦”的倾斜而下,而我却苦恼地涨红脸,绞尽脑汁也挤不出让我满意的文字。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吴承恩那样异于常人的想象力,那么未来的某一天或许我也能写出令人震惊的伟大作品!现在的我终于了解《西游记》为什么能成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了?因为它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9

  周末闲来无事翻着看了看弟弟刚买的《西游记》,儿时在电视上看到的西游记当中的画面一幕一幕的从脑海中闪过。《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它是一部描写旅游、探险和神话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一共一百回,叙述了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整个过程。

  说起西游记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孙悟空,孙悟空是作者刻画的主要人物,会七十二变,有重一万三千八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且本领高强、武艺超群,更是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是许多人小时候最崇拜的偶像,我也不例外。小的时候对西游记可以说是百看不厌,认为孙悟空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认为孙悟空一个人就可以摆平所有的妖魔鬼怪,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只是跑龙套的而已。但是最近当我再读西游记时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师徒四人少了谁都不行。

  唐僧这个人心慈手软,胆小懦弱,他虽然没有什么高强的本领,但是他却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监督着孙悟空,使孙悟空不敢乱来,不然的话孙悟空不知要杀死多少人。例如在六个强盗想抢贫穷老伯的钱和粮食,结果被孙悟空打死。唐僧训斥孙悟空时,孙悟空却说是六贼不经打。这个故事虽然也表现出了孙悟空嫉恶如仇的.性格,但是也表现出了孙悟空把他人生命当儿戏的思想。如果后来没有唐僧的紧箍咒,孙悟空都不一定会去西天取经。

  猪八戒憨厚淳朴,有时候会贪馋偷懒,是一个有缺点而又令人喜爱的喜剧角色。沙和尚则永远是一副吃苦耐劳,一副老黄牛的样子。虽然他们两个没有像孙悟空那样高强的本领,但是他们俩的作用也不容小看。在唐僧被妖怪抓走时,孙悟空去救唐僧时因为妖怪们摆的一个阵而心神大乱,最后无奈逃走。后来幸亏猪八戒想出一个办法救出师父。

  我认为他们能够修得正果最主要的原因是团结。每一次遇到危险时,他们都勇敢的去面对,没有一个选择退缩、逃跑,而是选择勇往直前,选择去面对。他们就像一块铁墙,怎么打都打不穿。因为这是一面由团结凝聚成的墙。

  我认为在现实工作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是我们要团结一心,发挥我们整个班组的力量将工作完美的完成,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0

  说到《西游记》大家应该很熟悉吧!就算是不认识字的老人和很小的小孩也应该在电视已经领教过了。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谈谈我读后的感悟:

  《西游记》都是在电视上看的吧!我也不例外。《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上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功德圆满,修成正果。赞扬了他们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我今天想要提的不是还有慈悲心肠的唐僧,也不是好色好吃好玩的猪八戒,更不是忠厚老实的沙和尚。而是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的孙悟空。

  孙悟空与天地为父母,与狼虫虎豹为友,整日在山间行走跳跃,饿了便是食山花野果,渴了便饮山涧泉水,因为发现了花果山水帘洞,而成为了万猴之王,千猴之主。后来跟着祖师练成了72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因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唐僧领旨去西天取经,刚好经过五行山,救出了悟空,悟空便拜唐僧为师,这样悟空的`取经之路就开始了。 我羡慕孙悟空的神通,佩服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四人的取经之路上,他总是必不可少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作者吴承恩没有把孙悟空写进去,故事将会发生极大极大的变化:如果孙悟空不在,谁来保护师傅?沙僧吗?那行李谁担?八戒吗?那谁来牵马?先把这几个问题放一放。说真的,沙僧和八戒真的收得了那些形形色色的妖怪吗?要是出来一个貌美如花的妖怪,就会把八戒迷的神魂颠倒,要是再出来一个很强的妖怪,沙僧也打不过。大家可想而知,要是没有孙悟空,取经之路也不止14年了! 当然,我也不是说其他人少了没有关系。这师徒四人就像一家四口,谁也不能少,谁也不能缺!就像你家里缺了个爸爸或妈妈,那家里就添了几分寂寞,少了几分快乐。

  他们一路历尽艰辛,降妖伏魔。无论在取经的过程中遭受了多少次磨难,他们从来都没有退缩,他们一直坚守自己的目标。他们这种坚韧不拔,不轻言退缩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这让我不禁感叹,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1

  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在西行的一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得以取回真经。在旁人看来,定是觉得此番路途凶险。四人取经实属侥幸,可是果真如此吗?

  在我看来,这是万万不可信的。下面请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取经路上,除唐僧外,其余三人都是伏魔降妖的高手,尤其是孙悟空,一个人能够飞天入地,呼风唤雨,变这变那,甚至一个筋斗就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远,那支金箍棒幌一幌就碗口粗细、数丈高,可是一变又会变得小如绣花针一般,可以放在耳朵里,更是有火眼金睛与不死之身,想当年大闹天宫无人匹敌。再说沙僧和八戒,虽稍逊于悟空吧,可那当年独霸一方的武功,也是相当了得。你看看,如此厉害的取经团队,岂是那小小各方妖魔鬼怪能够抗衡的.呢?

  再说了,就算有那么几个能够与他三人匹敌的,再强能强过师徒身后强大的“后台”?且说那大战红孩儿之时,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让他们节节败退,可悟空一个筋斗来到南海,一求一请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立刻随悟空道下界制服妖魔,给红孩儿设下套,并把他收到自己门下做了善财童子。拥有这么强大的“后台”,还有什么厉害的妖魔鬼怪能敌得过他们,这可不是一些妖魔鬼怪说惹就惹的啊!

  最后,就是这群妖魔鬼怪的智商有问题,你说好不容易抓住唐僧,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了,结果这麻烦就多了,不是请奶奶就是叫爸爸,结果不仅唐僧肉没吃上,还被孙大圣和前来的大仙打出原形都给收走了,连洞府也被捣了个稀巴烂。还有一部分乏力较弱的妖魔鬼怪,刚看到唐僧就高兴的合不拢嘴,美滋滋的要吃唐僧肉,结果都被孙悟空用自己的猴毛变得假悟空,打的屁滚尿流,被悟空变的假宝贝,骗走自己的真法器,还有的被悟空变成邀请的好朋友,救走唐僧,到最后才发现这些都是那泼猴所变,这下可好,到嘴的唐僧肉又不翼而飞了,唉,你说就像这样的妖魔鬼怪想吃唐僧肉,真是八辈子也捞不着一口哇!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去西天取经,那九九八十一难真的是什么都不算,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九千九百八十一难都不算个事儿!这西天取经本就是一个结局毫无悬念的故事罢了。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2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资料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 这本书前七回主要介绍了小说中心人物孙悟空的出世、求道、闹龙宫、搅冥府、闹天宫,直至其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为中心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八至十二回写小说中另一重要人物唐僧的身世,兼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太宗入冥,玄奘奉诏取经,交代取经缘起,在结构上与前七回并列,同为展开中心故事做准备;十三至一百回是西天取经正文,中心故事之所在,其间包括41个具有相对独立的中短篇故事,主要写取经途中的各种矛盾斗争,包括取经人和妖魔之间的斗争,取经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斗争,以及取经人内部的矛盾斗争,在结构上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依次展开又互相照应,离奇曲折,悬念不断,至经历八十一难,矛盾最终解决,斗争最终胜利,取经梦想实现。 这本书中的孙悟空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因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用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并且他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善始善终,成为了斗战胜佛。而猪八戒原先是天河水神,天蓬元帅。因为他在蟠桃会上酗酒戏了嫦娥,被贬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亏他在路上保护圣僧,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为他挑担有功,做净坛使者。沙悟净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他下界,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佛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为金身罗汉。

  觉得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值得我学习。孙悟空本领高强、正直勇敢,对师傅也十分忠诚,我要向他学习,不能害怕危险;唐僧坚持不懈,意志坚定,我要向他学习,不能放弃;猪八戒虽有些懒,可为人十分忠厚老实,我要向他学习,诚实守信;沙僧话虽不多,但却吃苦耐劳,不喊一声累,我要向他学习,肯吃苦,不怕累,更加勤奋。

  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坚持不懈,值得我学习。一路上,他们翻过了多少山,走过了多少片树林,打败了多少妖精,这是多么艰难的.一路啊!可他们却没有放弃的念头,从来都没有过,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吗?想到这儿,我不禁低下了头,他们那么困难,都挺过去了,还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呢?我遇到的困难与之相比,不是显得太渺小了吗?

  一本好书,能够影响人的一生,《西游记》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吧!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3

  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这本书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忠诚老实的沙僧,救苦救难的唐僧......在这些数不胜数的人物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本书中对我教育最深的章节是“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讲的主要是:祖师授孙悟空术、流、静、动之法,可孙悟空得知不能长生,于是不想学,祖师听后,假装生气,用戒尺打了孙悟空三下,倒背着手,走入中门,并将中门关了,多时也不出来。听课的众人都来怪罪孙悟空,但孙悟空并不生气,因为他猜到的祖师的意思——用戒尺打三下就是三更,而背手走中门和把中门关上代表不要走中门。孙悟空等到三更时分,从后门进入了祖师的房间。祖师见孙悟空进来,很高兴,于是传给了孙悟空长生之法和七十二变。之后,祖师见孙悟空“腾云”哈哈大笑,说这只能算“爬云”,接着祖师就传给了他“筋斗云”。孙悟空学了这些法术,又苦修七年,终成正果,只可惜祖师料到孙悟空会因大闹天宫而犯下大罪,把孙悟空赶出师门,并告诫他在外面不要说是我的徒弟。最后,孙悟空悲切地离开了斜月三星洞,投花果山而去。

  我之所以对这一部分内容感触最深是因为孙悟空通过刻苦、努力学习本领,最后终得成功。特别是当祖师问他过了几年,他竟全然不知,以为只是过了几个月罢了。这一句显出了孙悟空非常刻苦,以至于忘记了时间。再回想起孙悟空护唐僧西天取经成功,可不就是刻苦、努力的结果吗?正是因为这努力,使得孙悟空有了大闹天宫的`底气和勇气,有了保唐僧西天取经的能力和信心。正是这努力、刻苦,才让平凡的“美猴王”成为了“斗战胜佛”。如果孙悟空当时不努力不刻苦,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齐天大圣”和“斗战胜佛”,那么,他终将是一只平凡的小石猴。 再想想我,如果我的学习不够刻苦、不够努力,我就无法像孙悟空那样习得一身本领,所以今后我要向孙悟空学习,学习他刻苦和努力的精神,争取做个学习上的“斗战胜佛”,当然,我可不能“大闹天宫”.....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4

  再读西游记,不再是当初的那份浅薄,也不再是为了钦佩某个人或他的某项本领,而是一种对生命的领悟、升华。 孙悟空,童年的纯真

  读西游记,孙悟空总是主角,总让人不自觉把目光投向他,犹如磁铁对铁屑的吸引,却又觉得理所当然。粗看,他有七十二般变化,还有那神奇闪金光的金箍棒;细品,陡然随了他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随了他的纯真、顽皮与无畏,也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冥冥中,似乎又回到了金色的童年,重温着那无限快乐的时光,甚至平添了一飞冲天的力量。 猪八戒,青春的萌动

  “八戒”意味着戒去五荤三厌,可是要让一个年轻人戒去心中的种种萌动,却不易。这就像人生的青春期,青春的情愫刚刚开始萌动,有着对前进途中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虽有家长和老师小心翼翼地护航,自己也朝思量、暮反思,自信满满,自以为够谨慎了,自以为在无所畏惧地前行,可也总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甚至屡屡出错,这才陡然发现,原来取经途中的八戒也着实不容易啊……

  沙悟净,中年的.沉稳

  沙悟净在西游记中似乎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挑着担子,稳稳地走在最后面,这是一种逆来顺受吗?他脱去了稚嫩,失去了热情,似乎有的只是麻木式的任劳任怨。这不正是中年人的真实写照吗?人到中年,历经了种种磨难,尝过了太多的酸甜苦辣,甚至经受过太多的斥责或表扬,已经练就了事事通达式的沉稳,也练就了沙悟净式的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功力。 唐玄奘,老年的睿智

  唐玄奘,眼中充满了智慧,气质更是脱俗。他,更像一位老者,本来吧,上路取经前就已经是满腹经纶,道行高深了,又经菩萨指点,再加上取经路上种种磨难的历练,就如同老年人有了对生命的睿智解读,拥有的是淡然、坦然,就算泰山将崩于面前,也没有丝毫的惊慌,或许唐玄奘该够得上智者的级别了吧…… 人生如西游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演绎的不仅仅是西游取经的艰难与最终的功德圆满,更多的是人生舞台上应扮演好的种种角色,反复研读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我有了对生命的顿悟和敬畏。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充满悟空的蓬勃朝气,带着八戒的无畏,携着悟净的成熟,怀着唐僧的理性上路吧!尽管前程充满坎坷磨难,但我们满怀信心,满怀希望,未来永远属于我们!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5

  说人啊,一般都得从身世说起。悟空也不例外,大家都晓得他乃一石猴,生在花果山。可曾知道他为何而生?他所在的花果山啊,可是一块宝地,此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生他的石头也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有这样传奇身世的他,也注定要有一段传奇“猴生”。

  如果说大闹天宫是他的成名曲,那西天取经就是他的拿手好戏了。一路上,他斩妖除魔保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而他自己也得道成仙,成了斗战圣佛。相信大家从他的经历中会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确,他是获得了一个好结果。但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他“耕耘”的过程。他在西行降妖过程中,除了为妖术所伤,还被唐僧念的紧箍咒所害,尤其是“三打白骨精”那会儿,那个念得可真叫狠。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致使他落得这般下场?原因就是四个字:太忠太能。

  大家都知道唐僧座下还有两徒弟——沙悟净和沙悟能,他们都和孙悟空一样,都有一个箍儿,为什么唐僧偏偏只念孙悟空的紧箍咒呢?原因很简单,性格决定命运。沙僧性喜中庸,并且非常听从唐僧教导。试想,如此乖乖学生,哪个老师不喜欢?八戒虽然财迷心窍,佛心不正,但他奉承拍马,甚有一套,所以唐僧也顶多是嗔怪他,也不念咒。悟空就不同了,他好胜逞强,凡事都想做第一。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且不说他在降妖捉怪中屡屡受挫,就光唐僧这边,他就“功高震主”了。但唐僧毕竟是悟空的师父,就像皇帝毕竟是天子一样,所以才有了悟空的`这般遭遇。

  有言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被压五行山到得道成佛,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悟空的为人难道真的没有变吗?

  事实证明,他变了,在他大闹天宫前,他是惟我独尊。但他被压五行山后,面对经过的菩萨,他选择了求饶;面对唐僧的紧箍咒,他选择了妥协;面对他斗法不过的妖怪,他宁死不屈,为什么?因为他忠于师父,忠于唐僧。很多《西游记》的孙行者描写都遵循“紧箍咒再念未改变老孙的本色”,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实孙悟空是封建专制的社会中忠臣的代表,他在一次次的艰难中,认清了自己,认清了自己的力量。他虽然表面上没变,但他内心中已经有了一种规则,这种规则相当于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何来?强者所创也。在强者眼里,没有弱者的席位,这永远是人世间的一条潜规则。

  凡事均有因果,因为他大闹天宫,才被压在五行山下,因为他被压五行山,才有缘随唐僧取经。正因为如此,才铸就了一个齐天大圣——孙悟空。

【《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07-14

《西游记》读后感07-13

《西游记》读后感03-21

《西游记》的读后感10-23

西游记的读后感09-26

西游记读后感07-16

《西游记》读后感最新11-30

西游记优秀读后感03-03

【推荐】《西游记》读后感04-02

西游记读后感【热门】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