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小学日记

时间:2022-08-07 17:30:51 日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冬至小学日记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冬至小学日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至小学日记

冬至小学日记1

  听爸爸说,今天是冬至,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在中国的民间流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说明人们对于这个节气的重视程度。

  我们南方人会在冬至到来的这一天吃汤圆、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而北方人在这一天则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等习俗。

  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你知道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吗?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他在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告老还乡,那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

  他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很难过,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了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在锅里煮好,捞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再放进锅里煮,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施舍给百姓们吃。服用后,百姓们的耳朵都被治好了。后来,人们冬至时就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了捏“冻耳朵”这个习俗,而这种类似“耳朵”的食物人们就称之为“饺子”、“扁食”和“烫面饺”。

  我们家为了庆祝这个传统节日,爸爸特意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来我家吃饭。餐桌上,我一边品尝着丰盛的冬至美食,一边饶有兴致地听大人们谈论着各地有关的冬至习俗,既饱了口福,又增长了不少的知识。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我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冬至。

冬至小学日记2

  在冬至那天的上午,天空万里无云,学校组织我们到林德源烈士陵园扫墓。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扫墓,所以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到了陵园,迎面看到一座气势雄伟的纪念碑,上面刻着“林德源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鲜红的大字。陵园四周绿树成荫,不时看到几只小鸟在欢快地歌唱,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开始扫墓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有的在扫树叶,有的在除草,有的在清理水道,还有的在给石碑上的字上漆。大家干得多认真啊!林强拿着大扫把,从墓的上面一直往下扫,尘土飞扬,他干得满头大汗,脸上变成了大花脸。老师们也加入了大扫除的行列,他们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烈士的事迹。清理干净后,四个六年级的学生向烈士送了花圈,他们昂首挺胸,步调一致。接着,在哀乐声中我们向烈士默哀三分钟。这时候,整个陵园一片寂静,只听见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跳动的声音,显得庄严肃穆。默哀完毕,学生和老师代表分别上台讲话。听了他们的话,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最后,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响彻云霄,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观看。扫墓祭奠仪式完毕,我们又列队回到学校。今年的冬至过得真有意义。

冬至小学日记3

  今天是冬至,姥姥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又是和面,又是调肉馅儿。妈妈昨天就说过,冬至必须吃饺子,可是为什么要吃饺子呢?

  我起床后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打开电脑,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网页里点搜索“冬至的来历”,一下子搜出来好多关于冬至的信息。读过后我才知道,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啊!他看到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医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耳朵的`人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思。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我还学了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们家今天也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让我也记住一下有关“娇耳”的故事吧!

冬至小学日记4

  “来来来,吃饺子咯!”妈妈端着一大锅的饺子走了过来,“冬至吃饺子才不会冻耳朵!”

  可是我看着其中里面有一个汤圆形状的饺子,却不禁笑意用上了心头。

  一个小时之前,我们还在这包着饺子,我看爸爸妈妈在包饺子那也是手痒痒啊,洗干净了双手,我也加入了包饺子的行列。

  我刚开始学着爸爸妈妈包饺子的方式包饺子也是小有成就,可是不一会,我就觉得没点新意,我决定了,我要使用我的疯狂大脑,头脑风暴起来,于是,嘿嘿,我就创造出了惊人之作,汤圆饺。

  可能读者们有些疑问,因为汤圆和饺子本来性质就是差不多的,那汤圆饺又是什么玩意?好,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接下来,我来告诉大家我的'伟大创举吧!

  我呢,先把饺子皮擀好,然后往里面全放瘦猪肉,把这个饺子皮一向叠,一向叠,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猪肉馅饼,当然,还没有结束,我又连续做了两个,把这三个馅饼叠放起来,再用两张饺子皮合为一张,擀成一个更大的饺子皮,把它们包住,在弄成汤圆的形状。哈哈哈,我是不是很有天赋呢?

  此刻,我在锅里找出了我包的那个汤圆饺,迫不及待的用筷子把它掰了开来,谁料想那里面的馅都没有煮熟。哎,看来发明创造还是要依靠科学依据的,凭空捏造得来的也只是一场空啊。

冬至小学日记5

  12月22日,冬至佳节,瓦蓝瓦蓝的天空,太阳高高挂,温暖的阳光洒在地上,就像铺了一条金子一般的地毯,白云摆出了各种各样的笑脸,仿佛在迎接冬至这个传统节日。20多名南方+小记者来到新城镇敬老院看望公公婆婆。

  一进敬老院,一片宽大的花园展现在眼前。一个整洁的凉亭,旁边的假山流出了一股泉水,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清澈的水里游着几条自由自在的鱼儿。左边的楼房在太阳的照射下金灿灿的,就像洒满了金子一般的光芒。公公婆婆在楼下嗮太阳,有的仰着头躺在椅子上,有的拄着拐杖慢慢地走着,还有的三三两两地聊天。这真是一个温暖的家。

  小记者为公公婆婆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傣族舞开始了,只见一位小记者穿着雪白的长裙子翩翩起舞,时而转圈,时而有节奏地扭动着身子,犹如仙女下凡,美极了。突然,响起了美妙的笛声,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在吹葫芦丝。瞧,他的手指在笛管的小孔上飞快地跳跃,小嘴随着手指的节奏不停地往葫芦里吹气,动听的曲子在大家的耳边回响。精彩的节目不断上演,悦耳的口风琴,激情的非洲鼓,豪迈的诗歌朗诵,清脆的'独唱,优雅的古筝演奏,威武的功夫扇操……精彩的表演让公公婆婆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敬老院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表演结束了,小记者把上周卖报纸的钱买了礼物送给公公婆婆。最后,他们还吃上了小记者亲手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心里甜滋滋的。

  这个冬至,阳光灿烂,温暖大地,温暖人间。

冬至小学日记6

  今年的冬至正好赶上我们开班会,星期五下午,我们全体师生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冬至。

  往年过冬至,放学回到家,妈妈已经包好了饺子,就等着吃了。今年老师提前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信息,让同学们准备一个碗、一个勺、二三张面皮、适量的饺子馅儿。班主任王老师还带来了两种不同颜色的面团,看起来诱人极了。

  到了班会时间,老师让大家自己包饺子,同学们马上就沉浸在自己动手的喜悦中。王老师一边给我们示范怎样包饺子,一边给我们介绍冬至的来历。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测定出了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有吃饺子,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

  大家有模有样地学着包饺子,看谁包得好看、包得快。因为妈妈以前教过我包饺子,所以我认为自己包得又快又好看。不一会儿,一排排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饺子就诞生了,有的像圆宝、有的.像花瓣、有的像白菜……还有老师包的绿皮饺子和粉皮饺子。其中一个饺子还咧着一个小嘴朝我们笑,我立马过去捏了一下。看到我们的劳动果实,我心里乐开了花,心想:终于可以吃到饺子了。到饺子煮好,我还幸运地领到了一个老师包的绿皮饺子。

  热乎的饺子热乎的心。通过包饺子活动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培养了团体协作精神,丰富了大家业余生活,感知了自我动手能力。这个冬至的饺子是最美味的,这个冬至也是最有意义的。

冬至小学日记7

  昨晚老妈打电话来说,今天是冬至,让我们别忘了吃饺子,好吧,既然老妈特意嘱咐,那就吃饺子吧,本来也想着最近该改善改善伙食了。

  想了想,还是决定吃素饺子。一大早起来,室友就去买豆腐,韭菜,鸡蛋,回来后开始剁饺子馅,调饺子馅。每当做饭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特别的幸福,因为自己不会做,还可以吃到好的。当然,这全托我那舍友的福。

  一会功夫,饺子馅就调好了,我只是和好了饺子面。开始动工包饺子。我整饺子皮,她包,两人分工合作,没多会就包了一小案板饺子,开火,烧水,煮饺子,吃饺子,一系列程序进行的.秩序尽然。

  吃完饺子后,摸着吃的饱饱的肚子,不禁好奇,冬至节为什么吃饺子啊?上网一看,原来,冬至吃饺子,据说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说是张仲景决定辞官回家,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看病,等回到家乡时,正直冬季。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如此,今年的冬至过的真是值了,不止吃到了饺子,还知道了为什么要吃饺子。

冬至小学日记8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唱的二十四节气歌,短短的四句话,却包含了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冬至了。

  今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冬至,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这一天,我们这里家家都会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也叫“汤圆”。

  放学回家,我只看见妈妈拿起糯米粉准备揉面团。见到我回家,妈妈就让我帮助她把温开水倒进粉里,很快开始和糯米团了。妈妈揉了一会儿对我说,粉太干了,要再加点温水。十分钟后,妈妈把糯米粉揉成了一团,捏起来柔柔的,干干净净的,一点也不沾手呢。我抓了一把粉团,拿在手里,反复拿捏,就是捏不圆。妈妈说:“孩子,你搓不圆就去旁边玩会儿吧!”我说:“我会认真搓的。”于是,妈妈又拿一小块糯米团给我搓,我搓得汤圆有大有小,都像长了头角似的,以为妈妈会因此训斥。可妈妈看了却说:“没关系,这是祖孙父子圆,这样才像一家子嘛!圆圆满满的`。”听妈妈说话幽默,我心里比吃蜜糖还要甜。

  汤圆搓好了,妈妈拿到厨房去煮。一会儿妈妈就捧着一碗汤圆边说边叫:“香喷喷的汤圆来了!”热腾腾,香喷喷的汤圆早已洒满了整个屋子。一家人乐呵呵地吃着汤圆,个个脸上露着笑脸。

  每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日,我们都不能遗忘。冬至话下,总有缕缕温情包围着我们。下一个冬至什么时候来临,又是那份企盼,又是那个场景,永远都是那么美好、幸福。

冬至小学日记9

  听爸爸说,买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静的小店。我独自走在小道上,两只放在口袋里的手紧紧地攥着兜布,渗出了细细的汗。冬至的夜显得格外的黑,店铺基本上都早早的关了门。走了很久,一道暖黄色的光映入眼帘,一家破旧的菜市场中门前整齐有序的摆列着各种祭祀品。

  卖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妇女,很贴心的为我准备了红色的袋子,并介绍罗列着的金银财宝。这里是金光闪闪,最受欢迎的金元宝,那里是财源广进,意义深远的长银条。她细心告诉我祭祀的步骤——先把名字写在红袋子上,再在周围散一点纸钱,最后就着燃着的火星把红袋子从底部烧起。这样纸钱烧了,别人家不会抢。

  我在心底记下步骤,谢过她便离开了。一路上,陆陆续续有人开始烧纸,嘴里念念有词。三五成群,也有一个人。人们伫立着,安静的看着火苗,嘴里念念有词,时不时用小棍将即将暗淡下去的火苗拨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随着袅袅青烟既有淡淡的伤感,也是对已故先人一种深深的缅怀。

  我按照心里记下的步骤将祭祀做完,又把灰烬整理在一起。并在心里祈愿——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够听到我的声音,我也会为了整个家族的兴旺而更加奋发努力。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死者已矣,活着,要懂得珍惜。

冬至小学日记10

  对苏州人而言,冬至大如年。老苏州过冬至的规矩很多,给老祖宗过节,必须喝冬酿酒,合家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还有老人们经常说的:邋遢冬至干净年。意思是如果冬至那天天气不好的话,那么到了过春节就一定是个大晴天。冬至夜的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就是冬酿酒了,冬酿酒大家都知道吧?每年冬至苏州人就会喝,就因为这样冬酿酒一年只酿一次,甜甜的酒上飘着几朵桂花,闻着有淡淡的香味,如果你品尝过,就会感觉到他的色香味俱全。苏州冬至的习俗很有趣,大家快来体验一下吧。

  “冬至大如年”,在不少“老苏州”的印象中,冬至比过年还要隆重,除了喝冬酿酒、吃一顿团圆“冬至夜饭”外,还有送冬至盘、拜冬、祭祖、吃冬至团子等,“节目”绝对不比过年少。冬至夜,正是寒风凛烈的时候,偏又是长夜难熬。最相宜的则是一家人围炉餐炊,抱团取暖,共度这漫长时光。所以,苏州的.冬至习俗,便与团聚有关、与吃有关。下午早早和爸妈一起赶到奶奶家,爷爷笑呵呵为我们开门,迎面飘来阵阵香味,是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开心地跑到桌边,已经摆满了菜肴,奶奶还在厨房忙着下馄饨。妈妈到厨房帮忙,爸爸和爷爷唠叨家常,而我嘛,大快朵颐,开心得品尝菜肴。爸爸拿起手机给我这个馋猫拍了张照,瞧,多么丰盛。所有菜都上齐,大家围着团圆饭,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描绘着未来的美好。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最后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爸爸妈妈心想事成,小伙伴们健康成长。

【冬至小学日记】相关文章:

冬至的日记10-14

冬至的日记15篇01-21

冬至吃饺子日记12-07

冬至小学生作文12-13

冬至的谚语03-17

冬至谚语经典12-07

冬至的说说03-21

冬至的语录02-02

冬至经典的说说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