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项目计划书

时间:2024-04-02 17:31:16 计划书 我要投稿

农村项目计划书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项目计划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项目计划书

农村项目计划书1

  一、摘要

  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主要产品/服务)

  2.项目现状

  3.预期效果

  4.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由来

  近年来,随着生活竹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开始将目光投向农村,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健康的休闲方式,以达到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返朴归真的目的。同时,广大农民为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多地少矛盾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方面的挑战,开始尝试依托农业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开拓新的增收致富渠道。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农家乐”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现代都市人陶冶心灵的天然牧场。

  专家表示,乡村发展农家乐,让农民赚城里人的钱,有利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也有利于加速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村产业层次。同时,农家乐的出现,还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内容。农家乐增强了城乡之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是一条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不仅是成年人喜欢那种清净淡雅的环境,就连孩子们也仿佛投入到了一个广阔自由的天地中,身心都得到了一种难得的放松。生活在喧嚣声里的都市人,远离城市森林的压抑憋闷,取而代之的是徜徉在蓝天白云之下,呼吸着乡野的泥土清香,踮着脚摘下竹笋放入篮子―――如此惬意的“农家乐”,已经成为都市人一种心灵“减压器”。

  亲近自然,换换脑筋,不仅是成年人的需要,课业繁忙而又天性活泼的孩子也喜欢“农家乐”。

  “农家乐”这样的旅游项目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度假方式:消费者不必收拾厚重的行囊,不必为买不到车票而烦恼,享受原汁原味的农家菜,感觉简洁朴素的乡村生活,在参与中享受乐趣。

  春芽村是一个以竹子为主的村子,村子自然环境优美,竹域面积广,竹质清洌,适合种养殖业的发展。是我镇竹笋种植第一大点,种植面积达1500亩。道通过春芽村,建成后将大大加强春芽村与外界的'联系,交通便利。综上,春芽村完全有条件发展农家乐。

  2、项目具体方案

  (1)活动策划

  作为新兴的旅游项目,农家乐得发展很是迅猛,但存在的问题是娱乐活动内容大多雷同,而且更多的是关注大人而忽视孩子。春芽村农家乐得定位是亲子活动,在设计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需求,加入更多的带有参与性质的活动内容和文化元素,适合全家总动员,在玩乐中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春芽村是个竹笋大村,可以以竹笋为契机,开展竹笋节活动,全家一起采摘竹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比赛,在比赛中增进全家的凝聚力。

  举办“愿望树”活动。可以让小客人种植一棵树,许下愿望,让“他的树”伴随孩子成长。愿望树会给孩子一个动力,从商业角度也是在培养潜在的回头客。

  竹笋园里放养鸡鸭鹅,让客人们在品尝新鲜果蔬的同时也能吃到正宗野生的竹笋家禽。利用人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坚持野生放养,限量供应,宁缺勿滥。

  将竹笋进行适当的“包装”,制作成糕点或者糖果,进一步创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2)基础设施

  农家乐普遍存在设施简陋,餐厅住宿条件不理想的情况。我们要在保留农屋风格的基础上加强设施建设,保证餐饮、住宿的卫生安全。

  农家乐餐饮既要纯香,又要干净。在餐馆建设方面,要走市场化经营道路,通过招商引资办法,让懂经营想经营的农户带头建设几家示范性餐馆。

  (3)宣传

  春芽村离安居比较近,可以安居的景点如游乐园联系,形成旅游专线,互惠互利。

  建立村级网站,以网络为平台,推介农家乐经营户和农家乐旅游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村。

  (4)管理

  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情况的出现,影响了农家乐旅游的深度发展。这种状态呈现出接待能力不强,特别是接待一些旅游团队显得力不从心,活动内容少而单调,对游客吸引力不强,由此可能制约农家乐发展。为了顺应发展的需要,应在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建立起农家乐服务中心站,实施了统一包装对外促销,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经营中互相协作、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增强经营能力。

  二、项目现状

  春芽村是竹笋种植大村,种植面积达1500亩,生态环境良好,没有污染。可以以竹笋为契机,举办各项活动。

  春芽村已建成垂钓中心,面积达350平米,竹质良好,养殖的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适合休闲垂钓。同时已建成几座别墅式村屋,配备基本设施供客人休息。

  具备发展农家乐的基本条件

  三、预期效果

  现阶段城镇居民的乡村旅游消费都是冲着“农”字而来的,农家乐旅游由于适应市场需求,利用自身现有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投资小、回收快。景点资源几乎是就地取材,稍加建设就能投入使用,餐饮资源自产自销,游客参与农事活动把农活的劳作又转化为娱乐而创收,成本低而资源利用率高,边际效应大,由此总体的收费收费相对较为低廉,对较大范围的游客的吸引力大。

  以农家乐为起点,以点带面,带动春芽村经济发展。为村民提供工作机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竹平,让村级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

  1.我镇尚没有规模农家乐,没有经验,需在探索中发展。市场需求不明,需做进一步调查。

  2.资金来源,需要招商引资。

  3.经营许可证的问题

  4.建成以后的推广、宣传工作

  5.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此时发展农家乐前景不明

  后记:我们是退伍军人自主创业,既然选择了农业,那么我们就必须以现代的理念去建立,去经营。在思路上必须开阔,眼光必须长远。以及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个人致富,在我们致富的同时,必须尽力带动乡亲的富裕,必须有着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理念。选择三农,不仅仅是因为我需要在农业上创业,也是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对三农的感情很深。

农村项目计划书2

  名称:赣州市吉埠**养殖中心

  位置:赣县吉埠镇

  发展背景:国家目前重视三农,农业政策好,自身来说,是农村户口,有自己的田地

  基地优势:位于浅丘地带,河流边。土壤肥沃,一年降水量平合,灌溉方面,水源清洁。大田多,租金低。全国市场大,供不应求。

  发展模式:初期主要以养殖泥鳅为主,在泥鳅养殖技术达到较高的水平和拥有稳定的市场时扩大养殖规模,具体扩大多少亩以当时的财力和土地政策而定。再打造养殖泥鳅的品牌。

  成熟时期时开创一条副业和产业链。寻求更高的平台。

  发展理念:以科学的思想去发展,以生态养殖为优势,以绿色农业为导向。不断的创新上进,创立自己的品牌。机械化操作程度提高,灌溉机械化,育苗科学化。

  主要技术:土壤的测量,肥力,PH值。用水要无污染,取水方便,育苗有方法。品种的选择。采收,清洗(干净水,计划井水),打捞。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到专业的.地方学习技术,在离家近的水田养殖泥鳅,要求保本,寻求市场,进出口通道,市场调查。投入10万(租地、材料、建田、麦苗、人工费、运输费)

  第二阶段:时机成熟时,二年。建立养鱼场、甲鱼场等其他水产。发展水田剩余经济价值。

  第三阶段:发展农家乐

  行动规划:

  首先,1、选址及规划。2、挖池塘。3、做隔离。

  其次,1、选种,安排买苗品种、途径、时间。2、建设场所。购买设备。温度计,湿度计。3、挖井4、食物。

  投资预算:10万

  人员:固定人员2名,员工根据情况要求需要安排:聘请临时人员。

  市场:批发以赣州市为主,赣州菜市场及各饭店(特色菜),其他周边城市为辅。合伙人负责零售,我负责送批发。等我们形成规模,产品可以销售的更远。

  运输工具:小型货车及三轮摩托车

  销售技巧:抓好品牌和质量。

  在销售总结下,品牌的作用非常重要。销售上必须注意信用,绝不能缺斤少两。只能多给,不能少给。

  在宣传上,我们属于大学生创业,再者在电视台和报纸都有关系,可以免费给我们宣传。

  风险:养殖业的风险高,所以我们以养殖业和副业相结合。以达到生态平衡。

  后记:我们是大学生创业,既然选择了农业,那么我们就必须以现代的理念去建立,去经营。在思路上必须开阔,眼光必须长远。以及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个人致富,在我们致富的同时,必须尽力带动乡亲的富裕,必须有着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理念。选择三农,不仅仅是因为我需要在农业上创业,也是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对三农的感情很深。

农村项目计划书3

  当前,盐津县三大产业已经显现规模效应,初步实现了县委依托三大产业富民的产业构想。为多方位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活跃县域经济,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我县拟逐步构建艾蒿产业发展蓝图。

  一、艾蒿的生长习性

  1.艾蒿的生长习性

  艾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银灰色,花白色,花、茎及叶具有挥发性药香,叶片味道似柠檬,常被用于制作花露水,擦在皮肤上具有防蚊虫叮咬的功效,欧洲人常拿叶片进行泡茶饮用,有益肠胃健康。艾叶别称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全国各个地区都有。艾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药用植物,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种植也特别简单。艾草极易繁衍生长,耐寒耐旱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田边、地头、山坡、荒地均可选择为种植地,以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为好,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应选择丘陵等进行合理布局。艾蒿种子发芽温度为18-22摄氏度,发芽天数为8-12天,生长适宜温度为15-35摄氏度,全年可播种,开花,播种到大约90天开花,需充足的阳光,为保证长势和产量,需每半月施肥一次。

  2.艾蒿在盐津县的分布、生长情况

  我县全域都适宜艾蒿生长,山坡、荒地艾蒿涨势狂野,高山、低海拔地区随处可见,遍布田间地头,产量巨大,资源丰富。

  3.采收加工

  艾草割倒后在地里自然凉晒三天左右,第四天早上(早上回潮叶子不掉落。除雨天抢收外千万不要在中午、下午收。)收入仓库,这时艾草已7成干不会霉变。商品以足干、呈雏缩、多叶片、枝条小、青绿色、气香、味苦、无泥沙、无杂质、无霉坏者为佳。

  二、艾蒿的相关产品、产业链

  1.艾草产品

  艾草不仅仅用于药用,在食用、建材、家纺等方面用途也越来越多。我县产艾的茎叶含绒量大,挥发油、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高,为制作多元化产品提供了空间。目前以艾草保健养生的特色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艾绒、艾条、艾茶、艾精油等深加工产品深受保健人群的喜爱。另外,儿童爽身粉、艾绒轿车顶、卫生护垫等28个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14项发明专利)。“艾有机粉”、“艾茶叶”等产品,获得100多项专利证书(含75项发明专利),采取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的艾纤维具有超强的抗氧化性,为开发高档造纸、纺织、建材开辟了新通道。

  2.艾草产业链

  艾草的种植采收、晾晒至7成干储存保管,这是产业链前端第一环,接下来第二环是继续干燥分离加工艾绒、制成艾茶,生产艾草青团、艾叶鸡蛋、艾梗鸡汤等食品,也可生产出艾条,在这一环节中还可提炼艾精油制作沐浴露、护发素,第三环就是深度加工,采用特定工艺,制成艾纤维家装板材等艾建材制品、艾绒轿车内饰、艾纤维面料家纺品等。我们的中长期目标是通过政策扶持,在我县发展为艾草种植、产品加工、研发设计、仓储物流、内销外贸的产业链。

  3.加工工艺流程

  目前,在河南省南阳市已研发有技术成熟稳定的智能生产设备,如智能全自动卷条机,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率改进制绒工艺,对粉碎机增加振动螺旋筛,显著降低了艾杆含量,还使用混合机解决了艾绒色泽不均的问题,研发了自动分拣艾粒包装机、机器人艾叶喂料机,先进的艾饼、艾粒成型机械和无烟艾条生产设备等智能生产设备。

  三、种植前景

  目前以艾草保健养生的特色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相关产品科技含量十足,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艾绒、艾条、艾茶、艾精油等深加工产品深受保健人群的喜爱。艾草的需求量以每年4-5%的速度递增,药用年需求量为几万吨,保健用艾草的需求每年十万吨左右。艾草为多年生草本,每年能够收获3-4茬,投资少管理方便,每亩每年可以带来4000多元的收益。可引导农民大力种植以增加收入,通过人工栽培为发展规模化加工提供充足的工业原料。尤为重要的是,南阳艾草产业的发展模式对我县极有参照价值,可预见收益回报周期短,同时自然灾害对艾草的.生长影响小,只要有充足水源,成品产出量几乎不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自然灾害灾害风险可控。目前该行业在国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国内外的市场潜力空间大,这无疑是我县发展该产业的最佳机会。

  四、产业规划建议

  艾草相关前沿科技产品的科技含量十足,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可结合脱贫攻坚接力乡村振兴计划引进扶持有深度科技背景的龙头企业,积极发动群众和乡村集体经济实体与龙头企业密切合作,以土地、劳动力、农业生产设施参股,合理协商分配机制,让农户与龙头企业发展深度利益联结,带动培育本地规模化产业发展。下一步,我们可联系南阳有关单位寻求帮助,派学习考察团前往南阳跟班培训学习。筹建艾草行业技术培训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设立艾草加工企业,销售企业,艾灸馆等市场主体,做强做大我县的艾草产业,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寻求新的增长点。

  我县发展艾草产业,起步阶段可仿照学习南阳经验,首先建立野生艾草采集基地,逐步分批筹建无尘艾绒提取车间、自动化艾条卷制车间,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购置先进的艾饼、艾粒成型机械和无烟艾条生产设备等智能生产设备,最终建立起高技术质量的现代化生产完整产业链,实现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市场风险可控。

农村项目计划书4

  1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及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农村也面临着多重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农村垃圾的污染。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农村垃圾成分复杂,产量巨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农村环境处理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xx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处理体系;到20xx年,全国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处理。

  1.1.1什么是农村垃圾

  农村垃圾(金明奎、朱明等社会学者对农村垃圾的定义)是指农村居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综合废弃物,它不仅包括家畜粪便、厨余等有机物,卫生纸、玻璃、塑料、橡胶、金属等废品,还包括农药容器、灯泡、电池等有毒有害物。

  目前,厨余、粪便、纸类、橡塑类等是农村垃圾的主要成分。首先,以瓜果、菜帮、菜叶等餐厨类垃圾为主的农村垃圾占垃圾总量的37.83%;其次,橡塑、玻璃、纸类、纺织和金属类等可回收垃圾含量占到垃圾总量30.66%;最后,以混泥土渣、燃料灰分、家禽粪便等灰土含量为主的农村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6.49%。此外,电池、家用电灯等废品也不可忽视。

  农村垃圾按其来源可分为农业生产型垃圾、农村生活垃圾和城乡转嫁型/乡镇企业垃圾三种。农业生产型垃圾具有成分复杂、类型多样、布局分散的特性,主要包括畜禽粪便垃圾和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等。农村生活垃圾通常指在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城乡转嫁型/乡镇企业垃圾是指城市污染物流向农村/乡镇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污染。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成分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生活习惯、能源结构、季节、环境因素等有所变化。总体特点表现为:垃圾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多,垃圾成分日趋复杂。与城市垃圾相比,农村垃圾面积广,产生源分散;人均生活垃圾产量偏低,清理过程简单,但垃圾收运难度大;虽户内外都有较高的消纳能力,但垃圾随意堆放现象非常严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加快农村垃圾成分变化发展,其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厨余垃圾相对减少,废旧家具及工业消费品、产品包装与应用材料(如纸、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成分增多。

  1.1.2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①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经验和资金不足,处理技术五花八门,大部分地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缺乏,仍未实现垃圾的集中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故农村垃圾根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给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身体健康带来巨大隐患,影响新常态下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处理随意简单致使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据卫生部调查显示,农村垃圾产生量每人每天可达0.86公斤,年垃圾产生量可达3亿吨。但是由于农村环境长期以来缺乏管理,村民习惯于随地乱倒,致使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存放于村头、公路边、田边以及沟渠里,农村被各种各样的垃圾包围着,形成了“垃圾中的村庄”,导致严重污染环境。农村垃圾一般由村内自行收集,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随意倾倒、焚烧等处理方式,垃圾的循环利用率较低,且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垃圾处理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1.2项目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为乡村垃圾站点选址,改变传统环境卫生系统的管理机制,提高环卫系统的监控、调度等管理能力,加强环卫信息化成果的实战应用,打造一套服务于乡村环境卫生系统的智能化的管理、调度平台。

  “回收量多少,哪些居民参与,缺少详细数据分析”、“不同季节、不同村庄垃圾的种类、数量都会有差异,产生与回收之间难以高效对接”——对目前垃圾分类推广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省人大代表史双凤建议,建立大数据平台,采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垃圾分类在南京已经实行多年,但在很多小区,垃圾分类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混装’现象还很多见,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对此,史双凤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手段,引导公众参与垃圾分类处理中来。此外,建立集中统一的数据平台,鼓励垃圾回收与处理企业对回收的垃圾种类、品牌、数量进行记录和有效的大数据分析,从而了解终端乡村的生产习惯和生活习惯。数据沉淀到一定规模时,对分析结果进行定期信息发布,促使相应的回收企业有针对性地加以回收利用,避免盲目性。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扶持性政策,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搭建城市废旧品回收平台,创新再生能源回收模式,提高企业从事垃圾分类相关环保产业的积极性,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为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村庄设立环保账户,根据垃圾分类回收数量进行奖励积分,用户可以用积分兑换相应商品和服务。“目前南京已经建立这样的积分兑换机制,希望进一步扩大规模,调动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是将各种社区垃圾环卫设施、设备整合在一起,通过多系统信息的汇聚、高度信息共享,打破传统管理信息壁垒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对社区垃圾环卫设施、设备的综合管理质效、增强对社区各类垃圾环卫事件的处理效能的目的。

  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以现代前沿发展技术为导向,立足乡村社区环卫管理中心的日常管理、事件调度为背景,着重实现“地面有监控、图上有定位,处理有手段”的管理、调度目标。

  1.3项目设计目标

  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需要基于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建设面向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在管理调度方面能够将前段数据采集、视频监控、地理信息系统、无限定位和GPS空间定位等手段有效融合,实现各种社区垃圾设施、设备多级联动和协同调度,利用空间信息、视频信息和实时位置监控信息辅助社区垃圾管理、业务人员的高效工作。

  我们项目主要有五大目标,如下:第一,解决乡村垃圾站点选址问题,将垃圾直接排放降到零;第二,破解垃圾分类收运难题,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问题;第三,实现收运高效环保,打造无缝对接收集转运系统,机械化自动收集车,标准化垃圾投放点和桶,信息化调度与管理;第四,实现可回收垃圾平台化管理,统一接口,规模化产生效益,避免录入黑市污染环境;第五,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协调发展”,高标准集成创新形成聚合力,打造协同处置利用基地。

  1.4项目主要业务

  1.4.1“垃圾站点选址”业务

  由于仍然有一些乡村存在垃圾直接排放的现象,这因为垃圾站选址不合理,宣传奖惩政策不够到位而导致的,对于这些乡村,我们首先要对该地区进行垃圾站选址。利用GIS平台对地形、风向、住户分布等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垃圾站选址规划。

  1.4.2“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建设业务

  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垃圾运输车管理调度系统、社区垃圾桶管理系统、可视化社区垃圾综合管理平台、平台综合运维管理系统等。

  ①垃圾运输车管理调度系统

  垃圾运输车管理调度应用针对日常垃圾车的调度,重点解决垃圾车的可视化定位、可视化调度、垃圾车的实时态势监控业务需求。

  重点实现:垃圾车调度垃圾车定位及轨迹跟踪

  ②社区垃圾桶管理系统

  社区垃圾桶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传感器及视频监控的技术,通过社区垃圾桶的设计位置在图上对垃圾桶日常状态进行管理,通过系统实现对垃圾桶的日常承载状态、垃圾桶自身状态评估等应用。

  重点实现:垃圾桶承载状况(垃圾桶是否装满等)垃圾桶管理(破损、丢失等)

  ③可视化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

  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是将各种社区垃圾环卫设施、设备整合在一起,通过多系统信息的汇聚、高度信息共享,打破传统管理/调度信息壁垒问题。同时通过可视化的设计,在一个平台上对社区垃圾环卫设施、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调度、对社区各类垃圾环卫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重点实现:多系统一平台操作管理可视化管理

  ④平台运行维护管理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为系统运行提供管理维护的基础功能,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日志管理功能。

  1.5设计原则

  为确保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能够充分满足社区垃圾管理调度的实际需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平台系统的建设将全力贯彻以下原则:

  先进性和成熟性

  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应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和标准化产品。基于管理、调度、控制、协同、通信、集成、监视、处置的设计理念,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打造一个智慧的、专业的综合管理调度平台。

  ①经济性和实用性

  平台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平台的建设、升级和维护成本。建设后的管理调度平台系统符合环卫部门的使用要求,有较好的可用性、可维护性。

  ②标准化和开放性

  平台系统在设计和开发中,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平台系统具有统一开放的控制协议、编码协议、接口协议、压缩格式、传输协议,提供透明传输通道。所有子系统可以整合到统一的平台下,实现信息共享、灵活联动。

  ③安全性和保密性

  平台系统设计必须将安全性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体系的设计,数据的备份,应严格控制各个层次的访问、操作权限设置,充分利用日志系统健全系统的恢复策略和机制及数据的备份策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所有承建单位和人员都应签署保密协议。

  ④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平台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注重过程的控制,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技术评审和技术状态的控制,通过软件测评和仿真验证和试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⑤实时性和灵活性

  在总体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管理调度的业务需求,留有足够的容量冗余,全面提升管理调度信息传输、有线及无线通讯、数据通讯能力和速率,可为不同单位业务系统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支持。

  ⑥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平台系统充分考虑信息化发展的前瞻性,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设备、接口可扩展、可兼容性,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能兼容已有设备。

  ⑦操作性与友好性

  系统平台采用清晰、简洁的中文操作界面,操作控制简便、灵活,便于管理和维护,有完善、安全、科学的使用权限划分机制,方便用户对平台的操作。

  2市场分析及预测

  2.1基于时代背景的市场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活跃,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由此带来的各种商品的食品包装、各家各户产生的餐余垃圾等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3328元,分别较20xx年增长9.6%和9.9%。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是最广泛的信息交流平台,没有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减少了市场壁垒和市场扩展的障碍。政府管理可通过网络可随时查询、监察下属垃圾站点情况,开展针对性宣传、政策管理;从下属级别回收站点来说,通过网络可以实时快捷地查询不同类型垃圾,实时监控流量、重量、分类汇总等信息,进行数字化交叉管理,并将自己的反馈及时发送给管理部门。

  通过农村垃圾广阔市场背景与互联网+结合,使垃圾站点的管理系统从村—镇—县—区—市统一管理,不断使机制完善并扩大管理体系,使全域信息在系统中规范化、可视化、实时化、交叉化管理,积极响应各级管理部门需求开发。且可以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在网站上公开实时信息,甚至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长期关系,所需的成本低廉耗时较短。

  2.2基于当今政策市场分析

  在当今政策推动下中国农村垃圾处理行业将迎较好发展前景,我国农村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垃圾,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活跃,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始终备受政府部门的关注。20xx年3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抓好大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通知》,再次明确了包含农村生活垃圾在内的多项重点任务的整改要点及要求。

  针对当今政策热点,进行赋能行业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总体方案》提出健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推动信息技术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深度融合。到20xx年底,力争全省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和7个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分类处理系统;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95%以上,乡镇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信息化监管水平明显提升。为积极响应四川省政府提出的信息化监管、分类处理系统,编写“乡村垃圾站点一体化管理系统”跟随政府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更新。营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卫生农村。

  2.3基于市场分析的商业机会

  目前我国有6.74亿农村人口,分布在250多万个自然村,平均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量为0.86kg,但处理率不高。据悉,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设施运行率低也是逐渐暴露出来的重要问题之一。统一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环境卫生系统的管理机制,提高环卫系统的监控、调度等管理能力,加强环卫信息化成果的实战应用,打造一套服务于环境卫生系统的智能化的管理、调度平台。现阶段一体化系统管理全国落地企业并不多,仅重点省份重点城市处于试运行状态,并未全方位普及,但由于大环境以及国家政策扶持,农村垃圾管理前景较为广阔。

  2.4基于市场分析的预测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xx年)》,20xx年,我国农村地区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约占比65%;而20xx年,这一比例将达到90%;20xx年,占比将大于90%。因此,在政策的推动下,20xx年,我国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将迎来较好的发展前景。

  针对市场预期,将根据农村的面积、交通的状况、经济的情况、分类的进展、处理设施的距离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形成区域特色。将垃圾管理作为重点,并开展多元化投资运营模式。

  3产品介绍

  3.1平台系统整体架构

  3.1.1平台模块

  平台系统总体架构共分为网络通讯和硬件层、源数据层、数据支撑层、应用层、呈现层几个模块组成。

  ①网络通讯和硬件层

  通过构建规范化的无线、有线专用网络,为信息数据传输提供安全、顺畅的交换通道。利用前端专用传感器、视频采集设备、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防火墙等硬件设备,为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共享、分析、处理等提供基础硬件介质。

  ②源数据层

  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整合模块,以数据的共享、交换和融合为数据应用的底层核心,根据业务需求对各环卫业务系统平台等资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及挖掘,建立各业务系统各个应用所需的数据池或主题数据库,便于上层应用的分析和调用。

  ③应用层

  通过报警、定位、推送、监控、热点随动、协同调度等功能模块,实现“管理一体化、调度一体化、设备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格局。

  ④呈现层

  通过电脑、电视墙、多点触控大屏、智能移动终端(PDA/手机)等对应用层各个子系统的实时态势、环卫人车位置去向、垃圾处理处理情况等,实现一体化呈现。

  3.1.2平台系统网络架构

  方案采用多网络传输技术体系,方案采用多网络传输技术体系,3G/4G网络、Lora网络、WIFI探针网络及北斗/GPS网络定位技术。

  3.1.3平台性能指标

  平台软件能够完全按照目前软硬件要求设计,保证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支持服务器预缓存技术,提高客户端响应速度。支持部分图层的缓存,支持缓存地图服务与非缓存地图服务的叠加。在依托上述硬件环境的基础上,为满足工作中实时性的要求,动态反映出最新的业务信息,平台性能指标设计如下:

  ①平台能够支持1000用户并发访问,支持在线人数3000用户的访问能力。

  ②地图服务请求响应时间≤3秒;地图操作时,需要平滑流畅,不能出现明显的等待时间和露白现象,以方便用户操作。

  ③在信息查询时,请求时间响应时间≤3秒,资源搜索响应时间≤2秒。

  ④复杂空间操作和分析功能,提供单次访问时一般地图操作3秒,复杂操作5秒的响应性能。

  ⑤对于各类服务访问接口,提供单次访问1秒以内,复杂操作3秒以内的相应性能。

  ⑥系统服务端和客户端均要求实现7*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

  ⑦警情推送至分局和派出所的时间≤2秒。

  ⑧警情自动推送(或接警员派发)至处警民警个人移动终端的时间≤3秒。

  ⑨处警民警受理警情后,对应警情、警车处置状态的颜色变化时间≤3秒。

  3.2.功能介绍

  通过信息数据资源交换打通各系统建设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在此基础上建设指挥环卫社区垃圾管理平台。

  3.2.1智慧环卫基础数据子系统

  协助环卫主管部门对所辖环卫作业车辆、人员、垃圾桶、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环卫设施建立数字化台账,有利于系统性掌握环卫设施基础数据与资源,为科学决策与指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以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运行数据库、网络存储、数据备份等技术,设计并建设各类基础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建成服务于各应用系统的数据中心,建立协调的运行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形成智慧环卫业务管理调度与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存储管理体系,为其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及业务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访问提供数据支撑。规划车辆、人员的作业线路,将其车辆和人员绑定作业线路上,设置线路偏离报警并实时上传至平台。

  包含车辆的类型、终端信息、司机等信息的管理。

  3.2.2环卫清扫保洁工作监管子系统

  通过实时监控模块,可以实时监控车辆、人员的位置;并可以通过点击轨迹查询车辆和人员的历史行驶轨迹。

  车辆、人员作业状态监控(清扫、养护、洒水等)通过实时监控界面可以实时监控到车辆作业进度,给车辆绑定到作业指定的作业线路上,可根据线路颜色来区分其作业状况。

  语音对讲、指挥调度语音调度功能方便轻松了解环卫作业情况、路况信息,对于应急情况起到更有效的通知。

  视频查看通过视频可以实时查看车辆作业的路段、作业的完成质量及交通情况。

  人员考勤打卡监管人员通过APP、卡片机方式上下班考勤打卡,平台会根据班次管理进行核对其打卡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从而判断是否是有效的考勤数据.

  3.2.3生活垃圾收运监管子系统

  垃圾收运管理系统,实现对垃圾存放点、垃圾清运车辆的全面管理与掌握,实时动态监管垃圾收运状况,安排垃圾收运计划。通过智能垃圾桶与垃圾满溢预警装置,更可实现垃圾收运末端的自动预警与响应,达到垃圾收运管理的全智能化、自动化。

  垃圾中转站监管,实现对垃圾中转站处理能力的动态监控及作业状态的实时监管,随时调节调度周边转运车辆,将以往单一垃圾中转站负责单一区域垃圾收运的.模式打造为垃圾中转站资源动态感知、垃圾转运车辆实时调度的全智能化、联动化的垃圾中转体系。

  填埋场监管,通过视频、称重系统、单点全景、气体监测及填埋场气体影响模型等,实时监测感知填埋场气体排放水平及气体影响范围。

  焚烧场监管,通过视频、称重系统、单点全景、气体监测及填埋场气体影响模型等,实时监测焚烧厂垃圾焚烧量,感知焚烧场气体排放水平。

  转运车辆监管,实现转运车辆的定位、轨迹、作业状态、作业效果的实时感知,助力生活垃圾转运全流程中车辆的透明化运营、监管。同时,针对环卫作业市场化外包的大趋势,可为环卫外包企业打造灵活、多环节的转运车辆监管,助力企业提效降耗。

  3.2.4环卫车辆清运管理子系统

  生活垃圾、渣土、建筑垃圾等,通过在运输车辆安装北斗/GPS双模卫星定位设备及车辆状态传感器,实现渣土、建筑垃圾管理部门准确获取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随时掌握渣土清运车的运输状态,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实现监督与执法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对运输车辆“两点一线”运输过程的全程监管,防止建筑垃圾清运车随意倾倒的违规现象发生。

  3.2.5智能移动环卫子系统

  在智能移动终端子系统中嵌入电子地图,并能够实时接收指挥调度中心下派的信息以及定位信息。在智能移动终端现场处置子系统中可以及时的接收信息并明确位置和信息然后迅速做出行动,在处理过程中及时以文字、图片、视频方式上报反馈事件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可以及时接收指挥中心下派的调度指令和通知公告,并及时上传当前位置信息,方便统计分析管理。

  智能移动终端现场处置子系统包括:辖区情况监控、事件处置、现场情况多媒体反馈、通知公告和位置回传。

  3.2.6可视化勤务管理子系统

  可视化勤务管理通过对人员资源的管理,可做到在图上对辖区人员进行管理、查询统计和实时监督,为各单位的勤务效果评估提供保证。为实现“精细化的勤务管理、绩效化的勤务监督”,实战平台通过可视化勤务管理功能,实现勤务科学规划、人员车辆装备的数字化报备管理、勤务执勤实时监督和处置效率勤务值班等的精细化考核等。从而依托管理平台,实现在勤、备勤人员整体态势的实时掌控,为指挥调度提供完整的数据人员数据支撑。

  可视化勤务管理包括:人员资源管理、勤务辖区管理、巡防报备、勤务排班、查询统计、实时查勤监督和勤务效果评估功能。

  3.2.7智慧环卫指挥调度系统

  智慧环卫指挥调度子系统包含了人、车等实时监督、关联的功能。在指挥调度子系统中可以针对事件进行智能化自动分配也可以人工手动分配,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减轻了人员及车辆的工作量。指挥调度重点解决常规情况的可视化扁平指挥、人员、车辆设施等的实时态势监控业务需求,可以在指挥调度子系统中查看实时的情况、人员和车辆等分布和状态,并对人、车、物进行关联、统计、查询、分析。

  指挥调度子系统包括:可视化扁平指挥、人、车、物实时态势监控和统计分析。

  3.2.8通信资源管理子系统

  系统在用户管理模块的基础上,提供更加丰富的人员通信录和机构通讯录功能。人员通信录管理,包含人员(机构)信息查询、信息删除、信息更新等功能。

  通信资源管理包括人员通讯录管理、机构通讯录管理。

  3.2.9平台运行维护子系统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为系统运行提供管理维护的基础功能。

  平台运行维护包括: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日志管理功能。

  4商业模式4.1价值主张

  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绿水青山,实现乡村振兴,本产业推出了“垃圾站店选址”和“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业务,通过“互联网+”的创新型模式来对乡村地区垃圾污染进行治理。

  我们主要通过为客户(地方政府)选择合理的乡村垃圾站点,将农村垃圾实行合理分类处理,通过大数据平台技术为客户(地方政府)处理各类垃圾,对垃圾运输车实行实时监管,以便于及时处理垃圾;此外,我们还对垃圾桶实行日常管理监测。通过以上平台,将产业规模化,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巨大的价值,并且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4.2目标市场

  全国各地乡村地区,垃圾治理不到位,垃圾分类不合理且群众村民环保意识薄弱的地区。

  目标消费者结构分析:

  4.2.1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经验和资金不足,处理技术五花八门,大部分地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缺乏,仍未实现垃圾的集中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故农村垃圾根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给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身体健康带来巨大隐患,影响新常态下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2处理随意简单致使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据卫生部调查显示,农村垃圾产生量每人每天可达0.86公斤,年垃圾产生量可达3亿吨。但是由于农村环境长期以来缺乏管理,村民习惯于随地乱倒,致使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存放于村头、公路边、田边以及沟渠里,农村被各种各样的垃圾包围着,形成了“垃圾中的村庄”,导致严重污染环境。农村垃圾一般由村内自行收集,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随意倾倒、焚烧等处理方式,垃圾的循环利用率较低,且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垃圾处理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4.2.3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垃圾处理实践性工作

  环保部对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总结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是指农户首先将垃圾按照一定分类方法堆放、贮存,以村为单位将垃圾运输至乡镇垃圾中转站,乡镇环卫部门负责将垃圾集中运输至县级垃圾处理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一模式是目前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但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等主客观因素,给依据此模式处理农村垃圾的各级政府带来很大压力。

  4.3运营方式

  4.3.1运营目标

  建立庞大的目标客户群体,对全国现有客户进行梳理;树立企业责任感,努力建设美丽乡村,从而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努力达成自主经营方针;初步目标;完成1000+的销售量;进阶目标:完成5000+的销售量;营业额达10亿及以上。

  4.3.2运营策略

  ①运营逻辑

  通过对市场分析,了解目标客户潜在地区以及其需求,拓展业务范围,并为其提供对口需求服务,对乡村垃圾治理不到位地区实行智能化管理及改善。

  前期进行推广制,加大品牌影响力(通过系统性推广和终端促销工作)、知名度(在推广地区留下良好口碑)、市场占有率。

  后期对服务进行不断优化改进,对垃圾进行多样化分类处理。

  ②运营要素

  运营业务(产品):乡村垃圾站点选址、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

  平台建设:网站、公众号等平台的搭建。

  网站管理员:定期对网站的内容建设、设计、优化、追踪等维护工作,确保各项业务正常运行。依照网站运行流程和规范,确保网站良好运行。

  网站运营员:负责推广、网站内容采集、撰写、扩充等日常维护工作。

  环卫作业人员:按时对垃圾站点进行维护,处理垃圾堆放地等等工作,及时对农村各垃圾站点清洁。

  管理系统:对垃圾运输车进行实时监控管理、移动终端现场情况汇报等等。

  ③运营重心

  留住客户,塑造口碑

  留住用户阶段为持续优化阶段,活动前期全面铺垫后,优化留存阶段就需要提升口碑,让活动给用户留下好印象。目的:为提升品牌形象,巩固活动初期的成果,并进一步引导用户口碑传播,形成二次宣传。

  4.4运营执行

  制定本产品季度销售整体计划,营销、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明确当月目标与计划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负责网站管理、日常维护;与相关公司配合营销活动;收集市场和行业信息,提供有效应对方案;客户关系维护、处理相关投诉与纠纷问题。

  在目标、策略确定后,加强执行力。各岗位明确自己的工作,雷打不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同时在执行阶段注意根据数据适当调整动作。发现问题、商量对策,立即执行。

  5营销策略

  5.1营销方式

  我们将通过线上建立网站和线下建设垃圾投放点来实现乡村垃圾站点一体化管理,定位互联网+。

  ①线上服务

  建立网站,通过智能垃圾桶等终端系统检测获取数据,利用平台对获取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不同乡村的垃圾数据,包括垃圾种类,垃圾数量,村民对垃圾的基本分类程度,实时的流量等。并与当地乡村村委会等机构合作,将数据与他们分享,对垃圾处理方式提出一些可行方案,例如采取好氧或厌氧堆肥处理方式。让决策者实时了解到垃圾的最新进展。

  保持与村委会有关人员的联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日常管理服务。发起交流活动,定期开展产品座谈会,不断完善产品的功能。在网站上向村民宣传相关的垃圾投放与分类知识。

  ②线下服务

  线下服务是指可以提供清运车辆以及对垃圾车进行调动,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项目进行承包,使用GIS平台与遥感来实行“一村一策”,为他们垃圾投放点选址进行建议。同时定期派出相关技术人员,对垃圾投放点进行维护。对部分处理难度较大,运营难度较高的乡村,将提供派出人员常驻指导,到后期垃圾投放站点处理模式基本成熟后转为定期派出有关人员。

  5.2盈利模式

  用户将金属、纺织、纸类的垃圾投入智能回收站,智能回收站会自动测重,并且根据已设定好的系数计算价格。

  线上线下投放广告位盈利。

  获得政府部门项目招标。

  由以村为基本单位注册会员并定期缴纳会员费(半年/一年),在注册完成后即可获得本村的垃圾处理数据以及相关的建议,方便后续进行管理和运营。

  5.3营销方案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接乡村政府的项目,编制投标书,参与竞标。还可通过后期垃圾处理的资源化产品,与相应公司达成合作。

  体验营销:先对前期目标客户实行体验服务,通过短视频或现场展示技术等等方式向客户展现一个大概的垃圾站点设置方式和垃圾分类原理,为其展现我们业务的可行性和可大规模实施性,通过前期客户为我们奠定基础,从而有发展至全国的可行性。

  服务营销:注重服务的质量,将业务全方位做到最好,积累良好口碑,扩大企业知名度。

  公益活动策略:通过与生态环保部门合作,邀请他们来为当地的村民介绍正确投放垃圾的好处以及意义,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消费者中形成传播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亲和力。

  6财务分析

  序号

  产品模块

  参数及功能

  单位

  数量

  单价

  总价

  备注

  一、可视化社区垃圾综合管理调度平台

  1

  底层消息服务框架

  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移动终端与平台间消息推送,以及系统与外部资源对接的核心承载服务。

  套

  1

  ¥80,000.00

  ¥80,000.00

  2

  电子地图加载及图层服务

  加载ArcGis基础图层服务及空间图层查询服务,包含地图上各项基本功能,如:全图、放大、缩小、鹰眼、影像矢量等图层加载切换、撒点、聚合、定位等。

  套

  1

  ¥80,000.00

  ¥80,000.00

  3

  通信资源管理

  信资源管理重点解决快速、便捷通信的目标,实现设备通讯录管理、人员通讯录管理、机构通讯录管理、通讯资源分级管理等功能

  套

  1

  ¥20xx年;防护等级IP67;支持lora回传/wi-Fi回传;温度传感,监测范围:-40~120度;垃圾箱容积监测;

  台

  10

  ¥1,000.00

  ¥10,000.00

  以10个垃圾箱点计

  2

  通信基站

  LORA网络方案:单节点覆盖50000个节点;最大覆盖距离30公里;防护等级:IP65。

  台

  1

  ¥4,000.00

  ¥4,000.00

  WIFI网络方案:单节点覆盖距离300米;防护等级:IP67;支持有线、3G、4G网络回传;支持云端管理。

  台

  20

  ¥1,500.00

  ¥30,000.00

  根据实际设计增减

  3

  高清枪型摄像机

  200万1/2.8”CMOS筒型网络摄像机,支持POE,红外50米,支持H.265编码,配支架及电源

  台

  10

  ¥800.00

  ¥8,000.00

  根据实际设计增减。也可接入第三方系统。

  4

  NVR

  1.5U机箱;16录NVR;支持80M/160M/200M网络接入带宽;支持最大500M像素接入;支持HDMI/VGA高清输出;支持4SATA;支持2个1000M网口支持2个USB2.0,1个USB3.0,支持8/16/16路同步回放

  台

  1

  ¥1,500.00

  ¥1,500.00

  5

  监控专用

  3T;7200rpm;SATA接口

  块

  4

  ¥1,800.00

  ¥7,200.00

  6

  中心管理软件

  对前段传感器等设备的管理;对网络设备的监控管理;

  套

  1

  ¥150,000.00

  ¥150,000.00

  7

  中心管理服务器

  2颗Intel六核至强处理器,主频2.00GHz;服务器双路主板;配置300GB固态硬盘用于操作系统安装;8GB内存4个硬盘插槽,支持热插拔;2个千兆网络接口,传输速率最高可达4Gb/s;硬盘接口:SerialATA,传输速率达3.0Gbps;支持冗余双电源。

  台

  1

  ¥23,500.00

  ¥23,500.00

  8

  合计

  ¥253,700.00

  LORA

  ¥243,700.00

  WIFI

农村项目计划书5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xx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xx〕38号)、《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组织申报20xx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通知》(豫商体系函〔20xx〕2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助力乡村振兴,现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县政府及各工作部门的职能职责,着力优化政策供给、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加强监管、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模式,为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营造公平营商环境和放心消费环境。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农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提高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聚焦短板,巩固提升

  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补齐流通短板,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用好现有设施设备,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农产品、农村工业品、乡村旅游及服务产品等农村商贸流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现代化水平。

  (三)因地制宜,鼓励创新

  结合本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础条件,认真研究,大胆开拓创新,探索具有通许县特色、可复制及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强化统筹,规范实施

  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工作推进、监管考核等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完善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标准、统计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管好用好财政资金、规范示范项目,确保各项规定落实到位,推进农村电商健康规范发展。

  三、总体目标

  全面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建设“1+1”的公共服务体系,即“线下服务中心+线上服务平台”,构建“技术支持+培训孵化+产品对接+品牌建设+网络推广+其他增值服务”的全方位服务模式。打造县域公共品牌,优化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内容,整合县内快递、金融、政务等资源,拓展农村电商站点代买代卖、代收代发、小额存取、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便民服务功能,促进农村消费。建设和改造县级物流仓储分拨配送中心、乡镇物流服务站点,完善硬件配置,提高信息化水平,鼓励多站合一、一点多能、服务共享。力争实现通许县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支持有实力的电商、商贸、快递和连锁流通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为农村中小企业和零售网点等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库存管理等服务,弥补农村市场缺位和基础短板,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围绕拓宽农村特色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制定通许县农村电商培训方案,培育、命名一批电商带头人,充分发挥电商致富的示范性、引领性。注重培训后续跟踪服务,提高创业就业转化率,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本县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四、建设内容

  (一)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资金615万元。

  建设进度:20xx年12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营。

  建设目标:支持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乡镇商贸中心进行数字化、连锁化改造提升,推动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业态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优化消费路径、打破场景限制、提高服务水平。改造运营电商服务便利店,统一氛围打造,既能发挥原有电商网点的服务功能,又能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支持有实力的电商、商贸、快递和连锁流通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为农村中小企业和零售网点提供直供直销、库存管理等服务,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力争实现通许县项目建成后电子商务交易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20%以上。

  建设内容:

  1、支持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包容和鼓励商业模式创新,释放商贸流通市场活力,支持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12个乡镇商贸中心进行数字化、连锁化改造提升,加强与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移动支付、就业引导等资源对接,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优化重组,充分发挥村镇服务站点的支撑作用,推动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业态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优化消费路径、打破场景限制、提高服务水平。整合大型商超、品牌家电连锁店、旅行社和快消品批发商、农资生产商、信用社、保险公司等,在原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现有传统店铺转型升级,满足农民就近便利消费,保障日常消费品和基本生活服务供应。

  以农村生产为基础,以农村消费为驱动,通过对50个便利店的综合电商服务赋能,兼顾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良性循环。每个农村电商服务便利店设置日常快消品区、家电数码产品区、快递收发区、便民服务区和农产品服务区等功能区。改造运营50个电商服务便利店,统一氛围打造,既能发挥原有电商网点的服务功能,又能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货物和快递配送到乡村,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市同样水平的消费环境、同样质量的.商品、同样标准的服务。力争实现通许县项目建成后电子商务交易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20%以上。

  2、支持有实力的电商、商贸、快递和连锁流通企业向农村下沉供应链

  结合通许县实际,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支持有实力的电商、商贸、快递和连锁流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以乡镇为重点向农村下沉供应链,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为乡镇商业中心和村级日用品零售点赋能。组建专业采购配送队伍,为农村中小企业和零售网点提供直供直销、库存管理等服务,提升农村商品品质,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弥补农村市场缺位和基础短板,打造适应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提升电商服务站点的下行功能,开展农村物流快递配送进村入户,为企业及当地村民提供工业品下乡绿色通道和便利服务,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问题,让农民群众享受与城市居民同质量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龙头流通企业示范带头作用,鼓励以产业合作社为载体,引领当地农民实施产业发展项目,理顺供应端与销售端环节,提升农村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化程度,带动更多村民通过电商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

  (二)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资金465万元。

  建设进度:20xx年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营。

  建设目标:建设和改造1个县级物流仓储分拨配送中心、12个乡镇物流服务站点、50个村级服务网点,完善硬件配置,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县域商业综合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全覆盖。以县域物流快递中心为集配货站,商流物流实现统仓共配,合理规划派发路线,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及所辖行政村,保障进出顺畅。支持开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进行市场化合作,大力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在整合县域电商快递基础上,搭载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物流统仓共配,降低物流成本。

  建设内容:

  1、建设和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

  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仓储物流发展为先导,以降低物流成本为根本,以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全覆盖为目标,升级改造一个县级物流仓储分拨配送中心,氛围整体打造升级,完善分拣中心,配备一套智能化自动分拣线设备,满足大小件分拣及货物的储存、包装、配送等一体化要求。配置相应的供件台及格口,两区供件,采用供包台供包方式。整合物流企业资源,引进多家物流服务企业入驻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实现数据互通,统仓共配,降本增效。合理整合当地运输车辆,与各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形成物流快递链条,实现仓储、分拨、中转等服务功能。通过发展共同配送,努力做到上下行同步仓储、同步分拣、同步配送,降低农村物流配送成本。

  2、建设和改造乡镇快递物流服务站点

  建设和改造12个乡镇快递物流服务站点和5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完善硬件配置,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县域商业综合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全覆盖。以县域物流快递中心为集配货站,商流物流实现统仓共配,合理规划派发路线,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及所辖行政村,保障进出顺畅,每天按时发车,在给各电商服务便利店配送货品的同时,将快递配送到村,老百姓在村里就能收发快递,降低快递成本。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进行市场化合作,大力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在整合县域电商快递基础上,搭载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物流统仓共配、信息共享、数据互联,降低农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物流成本。

  (三)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资金240万元。

  建设进度:20xx年12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营。

农村项目计划书6

  一、基本情况

  福建宁化县淮土乡寒谷村,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土地,长征出发地之一,地处该县西部沿307省道延伸。以赣相邻四面环山紫色风化页岩土为主。全村303户、1296人,主要特产: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方便距离宁化县25公里、距永宁高速客家祖地石碧出口8公里。江西石城县20公里,江西瑞金市67公里。江西南昌市3小时路程。长宁永铁路建设中,完工后距离火车站10公里左右。村周边主要风景名胜——中国著名的世界石碧客家祖地、道教名山—宁化祖山东华山、——龙华峰、——通天岩名胜风景区。还有距离寒谷村3公里一眼长年源源不断天然温泉和20米高的瀑布龙潭生态风景区等有待开发。

  寒谷村气候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8.3℃,最低气温-3℃。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相应湿度81%,平均年降雨量为1633.6mm,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一般中低山地多于高山丘、河谷盘地。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10~750毫米,水面蒸发890毫米,无霜期214~218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寒谷村紧靠闽赣两省两个县城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63.6万多人,流动人口近2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

  2、地理优势。寒谷村处于武夷山脉南端、宁化县城的西部,平均海拔300~400米,龙华峰海拔500米。最高东华山114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种植多年生山油茶3.5万亩。黄连木—生物柴油树种的发源地。村有耕地870多亩,可开发利用500亩。800多亩山地几乎全部荒芜,水库资源200多亩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是亚热带特定的生物气候形成的,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地有灰泥田土和黄泥田土。呈非地带性分布的水稻田有紫泥田土和石灰泥田土,旱地及山地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为多。

  3、开发优势:现在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00%:电话,宽带、水泥公路,新盖学校、卫生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份都已外出创业,部分家庭已经进城买房居住。给开发利用这片土地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国家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农业产业链。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可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生态农业项目给以投资者长期的丰厚回报。

  4、产权优势。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服务;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海西建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4、产权优势。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同一法人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服务;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生态农业有利于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海西建设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宁化和石城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4元,但休闲度假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50亩长豆角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植园;达到生产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提供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丰富周边老百姓的菜篮子,和日常所需的生鲜蔬菜;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规划修建田边,水渠道,排水系统等均匀可以种植。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

  3、养殖园区建设。围绕25亩人工水库工程,可以投放鱼、鸭、鹅等配套生产;实施舍饲和网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另外建设2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10亩山地养土鸡区、500只兔养殖区、其他如羊、牛、等家禽养殖区。

  4、生态系统配套。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25亩的水库一座,建造200亩的栽植园,在栽植园建设景观林带;改造300亩山的经济林和观赏林带,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5、休闲设施配套。在生态园区建造休闲宾馆一座,可以接待200人左右,配套建设会议室、ktv、餐厅、茶座,包厢。土特产批零门店;小吃店;建标志性门庭2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3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1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依托雷公山风景区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修建休息亭,架桥等安全设施连成自然山水园。管理房、清理河道、简易码头,设置攀岩、速降、溜索、蹦极、素质拓展、野外生存、帐篷野营、模拟探险等项目。旅游公厕、保洁设施、观景设施、修复古建筑、完善标识系统等。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6、基础设施配套;规划5000平方土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机械购置;种养基地的水道改建,辅设水网;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耕作机械、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通过以生态农业园林的实施建设。把寒谷建设成闽赣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农产品深加工;自创品牌,加工地瓜干休闲食品、脱水蔬菜加工其他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销售辣椒干、长豆角干等农产品原材料可以周边农户集体合同化生产专供出口及各全国大型超市;

  2、观光:一是风貌观。观赏闽赣省界武夷山脉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生态风光观看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虹,秋品山村秋色,三是寻找古迹文化,看尽东华山、龙华峰的自然博大胸怀;红色革命遗址,世界客家祖地文化博览。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3、休闲;泡温泉,游泳,垂钓,伐舟,享受自然给以轻松自在;

  4、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5、购物。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6、品尝。品尝原生态的蔬菜和肉类美食,客家米酒,客家特色小吃,按照客家人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客家的热情和饮食文化。

  7、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六、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年限为5年,投资约合人民币5000—6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创纯收入3000万元,2年可收回成本。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预期最佳高峰期年收入可达到—5000万元。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失为一条促进分工、统筹城乡、推动发展的有效增收途径。

  八、实施措施

  1、项目支持。该项目的基础是农业开发示范,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客家文化建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行列给予财政支持。

  2、招商引资。采取联合、入股、贷款、拍卖、转让、加盟的方式加大吸商、引商力度,欢迎独资开发,加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生态农业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县政府配合项目实施区,加快周边区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以体现大旅游、大生态、大服务、一整体功能。

  4、创新开发。建议经营者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商及消费者。

  5、强化管理。

  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农业旅游。

  二是要合理规划,科学、规范开发。

  三是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突出特色。

  四是要强化开发中的安全卫生工作。

  五是要搞好促销。

  六是要培养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农村项目计划书7

  一、摘要

  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主要产品/服务) 2. 项目现状 3. 预期效果 4.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一、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由来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开始将目光投向农村,寻求一种有别于城市的静谧、安逸、健康的休闲方式,以达到亲近自然、放松心情、返朴归真的目的。同时,广大农民们为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多地少矛盾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方面的挑战,开始尝试依托农业田园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开拓新的增收致富渠道。正就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 “农家乐”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现代都市人陶冶心灵的天然牧场。

  专家表示,乡村发展农家乐,让农民们赚城里人的钱,有利于促进农民们转移就业、增收致富,也有利于加速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村产业层次。同时,农家乐的出现,还为旅游业增添了新的内容。农家乐增强了城乡之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就是一条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不仅就是成年人喜欢那种清净淡雅的环境,就连孩子们也仿佛投入到了一个广阔自由的天地中,身心都得到了一种难得的放松。生活在喧嚣声里的都市人,远离城市森林的压抑憋闷,取而代之的就是徜徉在蓝天白云之下,呼吸着乡野的泥土清香,踮着脚摘下一串串葡萄放入篮子———如此惬意的“农家乐”,已经成为都市人一种心灵“减压器”。 亲近自然,换换脑筋,不仅就是成年人的需要,课业繁忙而又天性活泼的孩子也喜欢“农家乐”。

  “农家乐”这样的旅游项目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度假方式:消费者不必收拾厚重的行囊,不必为买不到车票而烦恼,享受原汁原味的农家菜,感觉简洁朴素的乡村生活,在参与中享受乐趣。 我们村汇南村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子,村子自然环境优美,水域面积广,水质清洌,适合种养殖业的发展。就是我镇葡萄种植第二大点,种植面积达1500亩。省级公路芙蓉大道通过我村,建成后将大大加强我村与外界的联系,交通便利。综上,我村完全有条件发展农家乐。

  2、项目具体方案

  (1)活动策划

  作为新兴的旅游项目,农家乐得发展很就是迅猛,但存在的问题就是娱乐活动内容大多雷同, 而且更多的就是关注大人而忽视孩子。我村农家乐得定位就是亲子活动,在设计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需求,加入更多的带有参与性质的活动内容和文化元素,适合全家总动员,在玩乐中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我村就是个葡萄大村,可以以葡萄为契机,开展葡萄节活动,全家一起采摘葡萄,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比赛,在比赛中增进全家的凝聚力。

  举办“愿望树”活动。可以让小客人种植一棵树,许下愿望,让“他的树” 伴随孩子成长。愿望树会给孩子一个动力,从商业角度也就是在培养潜在的`回头客。

  我村水域面积较多,可以以此为依托,建立水上乐园,大人们可以垂钓,孩子玩儿,两不耽误,避免孩子被忽略情况的发生。 我村以前有养蚕的传统,村里好多老人有丰富的种桑养蚕经验,可以适当开发,形成展览室,让客人参与抽丝纺织过程,也不就是为一项文化传统的恢复,同时让孩子们对养蚕纺织这一文化遗产有切身的感受。

  葡萄园里放养鸡鸭鹅,让客人们在品尝新鲜果蔬的同时也能吃到正宗野生的葡萄家禽。利用人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坚持野生放养,限量供应,宁缺勿滥。 将葡萄进行适当的“包装”,制作成糕点或者糖果,进一步创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2)基础设施

  农家乐普遍存在设施简陋,餐厅住宿条件不理想的情况。我们要在保留农屋

  风格的基础上加强设施建设,保证餐饮、住宿的卫生安全。 农家乐餐饮既要纯香,又要干净。在餐馆建设方面,要走市场化经营道路,通过招商引资办法,让懂经营想经营的农户带头建设几家示范性餐馆。

  (3)宣传

  我村离常州比较近,可以常州的景点如恐龙园联系,形成旅游专线,互惠互利。 建立村级网站,以网络为平台,推介农家乐经营户和农家乐旅游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村。

  (4)管理

  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情况的出现,影响了农家乐旅游的深度发展。这种状态呈现出接待能力不强,特别就是接待一些旅游团队显得力不从心,活动内容少而单调,对游客吸引力不强,由此可能制约农家乐发展。为了顺应发展的需要,应在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建立起农家乐服务中心站,实施了统一包装对外促销,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品牌。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经营中互相协作、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增强经营能力。

  二、项目现状

  我村就是葡萄种植大村,种植面积达1500亩,生态环境良好,没有污染。可以以葡萄为契机,举办各项活动。 我村已建成垂钓中心,面积达350平米,水质良好,养殖的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适合休闲垂钓。同时已建成几座别墅式村屋,配备基本设施供客人休息。

  具备发展农家乐的基本条件

  三、预期效果

  现阶段城镇居民的乡村旅游消费都就是冲着“农”字而来的,农家乐旅游由于适应市场需求,利用自身现有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投资小、回收快。景点资源几乎就是就地取材,稍加建设就能投入使用,餐饮资源自产自销,游客参与农事活动把农活的劳作又转化为娱乐而创收,成本低而资源利用率高,边际效应大,由此总体的收费收费相对较为低廉,对较大范围的游客的吸引力大。 以农家乐为起点,以点带面,带动我村经济发展。为村民提供工作机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让村级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有:

  1.我镇尚没有规模农家乐,没有经验,需在探索中发展。市场需求不明,需做进一步调查。

  2. 资金来源,需要招商引资。

  3. 经营许可证的问题

  4. 建成以后的推广、宣传工作

  5. 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此时发展农家乐前景不明

【农村项目计划书】相关文章:

项目计划书06-08

项目计划书12-20

it项目计划书01-15

农村淘宝计划书08-18

销售项目计划书-计划书09-26

项目合作计划书06-07

公司项目计划书10-11

项目销售计划书10-01

游戏项目计划书05-02

软件项目计划书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