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观后感

时间:2023-06-20 18:11:2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百鸟朝凤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鸟朝凤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鸟朝凤观后感

百鸟朝凤观后感1

  影片中打动人心的地方其实不仅仅是唢呐作为一种传统技艺消失的宿命感,和两代人的坚守和落寞之情,其实更是一种平静单纯的生活方式,和从前的师徒关系。(虽然作为女权主义者,我也可以在此放下对权力的诉求,而简单地被带入到情境当中)。

  没有那么多欲望和嘈杂声响的年代里,人们才能够听得见清晨的鸟鸣声和溪水的潺潺声,也才能听得进一支小小唢呐表达的喜怒哀乐。

  那时的.师徒关系,虽然从我们当今的视角看来,难免会去抵触其家长制的一面,但那朝夕相处培养起的如父子般的情谊却让人唏嘘。师傅的教诲是如此来之不易,孩子们接过唢呐那渴望和欣喜的眼神更让人动容。

  一整天憋着一股气,只为完成师傅布置的一个任务,就这么心无旁骛,跟随着自然的节奏一日一日地学下去,在我们如今是多么难以想象啊。然而努力是有结果的,天鸣的勤奋和执着让他成为了师傅的唯一接班人,终于学到了老辈人津津乐道的那曲《百鸟朝凤》。

  急速变化的世界在影片的后半段慢慢地渗进来,先是一些让人不安的预兆,唢呐匠们的薪水越来越少,人们不也再行接师礼了,接着是刚成立不久的游家班已接不到活儿了,西洋乐队的热闹新鲜和扭动腰肢的女郎显然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师兄们也纷纷进城务工,焦师傅所珍视的那个世界和价值观正在分崩离析,新世界中,认真的天鸣对唢呐坚持和努力不再会有任何善意的回报。连从前拼了命想让儿子学唢呐的父亲也开始瞧不起这份职业。

  影片的后段,文化局局长要录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目,因病榻上师父的坚持,天鸣开始寻找离乡的师兄们共同演出,却发现在城里打工的短短时间里,两位师兄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们再拿起那些乐器了。而西安街头的那个乞丐,吹奏的是什么呢?是天鸣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百鸟朝凤》么?这曲子如今可以被一枚硬币的施舍随时打断。

  剧终,《百鸟朝凤》的曲声在焦师傅的坟前响起,但再也没有它曾经的威望和排场,就只天鸣一个人孤单地吹奏,吹给自己听,给彼岸世界的师父听……

百鸟朝凤观后感2

  “凤凰已逝,但百鸟皆鸣”,返璞归真的感人故事,凝重厚实的影视风格,色彩浓郁的传统民俗特色,悲天悯人的哀婉乐曲,让这部《百鸟朝凤》——大导演吴天明的遗作呈现了经典。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八百里秦川上的无双镇,老一辈的唢呐师父焦三传艺给徒弟游天鸣,希望他将这门民间手艺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但在现代化大潮的裹挟下时代风尚发生转向,唢呐班子无以为继、四散衰败。 时常100分钟的电影,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内心一次次震撼。师父焦三爷说“唢呐是个匠活”,吹唢呐人自称唢呐匠,而不是唢呐艺人,正是匠人精神的骨与魂。

  传统行当有它的伦理和规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德行高于技艺。表面看起来严肃古板,一身傲气,实则是一位热血、善良、重情重义的唢呐师父焦三,在挑选唢呐徒弟的过程中,尽显其苛刻,一开始天鸣差点因为天赋不够被拒之门外,学徒过程中吹奏的悟性也不如师弟蓝玉,最后却从师父手里接过整个唢呐班,就是因为品行纯良。天鸣问师父你为什么会收下我,师父说:“是因为你父亲摔倒时,你眼里流下的一滴泪。”我想也是因为他的善良和热情,因为他的勤奋和执着,用芦苇秆吸水练功,哪怕是风吹雨打,并不间歇;因为他的不那么精明,因为他在大火中帮师弟抢出了师弟的唢呐而牺牲了自己那把碰都不让别人碰的唢呐。毕竟唢呐班的接班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天赋秉异技艺高超的演奏者,更需要一个坚韧隐忍赤胆忠心的传承人。匠人精神大概正是这样一种心无旁骛的风骨,一种一生悬命的'魂髓。

  我们一边心疼传统文化的消失殆尽,一边又鄙夷固执老派的匠人精神,一生只专注一件事不要说常常养不活自己,就连最起码的基本尊重也得不到。管乐没有错,靡靡之音没有错,甚至管乐取代唢呐也没有错,潮流就是这样汹涌,时代就是这样更迭,但我们是否可以给传统文化和匠人精神一点时间和空间,不要让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断了根绝了后。大浪淘沙,形式可能消失,但精神终将不朽。

  我感动,为这部《百鸟朝凤》,我期待,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虔诚的期望,自己甚至更多人都能记住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用平凡的、普通的行动,用最真实的心灵写照,去捍卫我们的心灵。

百鸟朝凤观后感3

  上周六去看了电影《百鸟朝凤》。

  那天下着雨,看完电影之后觉得下雨的气氛很契合电影的主题。有些许失落,但无可奈何。关于电影讲的什么已经无须赘述了。我想说的是一个一百多年以来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中国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强势冲击后该何去何从?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最深层次的内涵吧。

  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一直统治者中国大地,正如唢呐以前在无双镇有着绝对的统治权威。在各种仪式中,人们对唢呐匠毕恭毕敬,要行拜师礼,唢呐匠要坐在太师椅上,底下黑压压跪倒一片,我认为这象征了中国文化在传统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唢呐匠有四台,有八台,最高的就是百鸟朝凤。不同的人所享受的规格不同,根据的就是事主的德行。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内核“礼”的反映。“礼”是准则,是秩序,是有等级的。中国文化重德行,德行不高的人,哪怕再有钱有势,不配享有“百鸟朝凤”。这两点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但世道变了,人心不古,无双镇来了西洋音乐,裹挟着电子、娱乐、性感等耀眼因素,西洋音乐来势汹汹。人们不由自主的被吸引过去,感到新鲜,为之喝彩鼓掌。老祖宗的东西眼看着就要保不住了,唢呐匠报之以更猛烈的吹奏,发出声嘶力竭的呐喊,但无济于事,人们反而嫌其吵闹,引来了小镇青年的群殴。更可甚者,与之前崇高的地位相比,唢呐匠已经沦落成街头卖艺人,靠别人的接济过活。死守着唢呐还有什么用?能赚钱吗?能养家吗?现在谁还听这些东西?焦师傅临终遗言: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又说,自己死后吹四台就足够了,但可悲的是,最后在自己坟前竟然连四个人都凑不齐了!只有徒弟一人在悲凉地吹着曲高和寡的百鸟朝凤......

  西洋音乐对无双镇唢呐的冲击是毁灭性的,正如西方文化一来,中国文化节节败退,几乎不能自保。这真是“两千年一来未有之变局”。中国文化将何去何从?中国文化会复兴吗?电影《百鸟朝凤》没有给出最后的答案。但影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焦师傅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去,我想电影导演是有这个信心的,我们,做为中国人,也要有这个信心!

百鸟朝凤观后感4

  当唢呐声响起的时候,传承工匠精神的故事开始了......

  父亲强迫不愿当唢呐匠的天鸣拜师焦三爷,而焦三爷也因一滴泪收下了天赋不足的小子天鸣当学徒。在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对他的怨恨变成深深的依恋时,

  唢呐便在天鸣的心中扎下了根,这是父亲的期望也是传承的开始。

  在天鸣和蓝玉的比较下,师傅放弃了聪敏活泼的蓝玉,而选择诚实稳重的天鸣。在望着蓝玉倔强离去时的背影,天鸣发现自己成为习得“百鸟朝凤”唯一的接班人,传承唢呐的重担就落在了自己的`肩上,这是长大的责任也是传承的继续。

  “智者无言宿儒泪,余音绕梁青松心”,当师兄弟因时代的变化和生活的艰辛而放弃唢呐时,天鸣却坚持对师傅的誓言保持着对唢呐的执着。在师傅的墓前,他高声的吹着惊天动地的“百鸟朝凤”为师傅送行,在云雾中他又看到师傅严肃的面孔和放心离去的背影,这是他技精而通灵的表现也是传承有序的肯定。

  伴随着百鸟朝凤的唢呐声和师傅渐行渐远的背影,故事结束了,却给人无限的思考。

  在电影《百鸟朝凤》中,我看到了焦三爷技艺的高超以及对传承唢呐的执着,看到了天鸣骨子里对唢呐的喜爱和高尚的人格以及对初衷的坚持。天鸣高喊“我吸上来了,我吸上来了......”,这是他坚持不放弃的必然结果,也是努力有了回报后的喜悦,也是天鸣成为“百鸟朝凤”接班人的映照。焦三爷高呼“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这是对“中国不能没有工匠精神”的呼唤,也是我们血液传承的一种品质。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四面八方的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世界甚至改变着中国传统文化。正如焦三爷所言:“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活儿保住,传下去!”只要我们像天鸣一样拥有继承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相信传统的种子一定会在中国大地上永远生根发芽!

  加勒股份正是秉承着“不造假,不作恶”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工匠精神”为指引,不断创新与进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持之以恒的工匠传承,深入骨头缝里的工艺制造,加勒正绽放着迷人的芬芳。

百鸟朝凤观后感5

  师兄们告诉焦三爷,天鸣病得厉害。焦三爷略加思索,说:“游家班班主病了,今日就由我代劳吧。”说完,他背朝人们,剧烈地咳嗽几下。片刻,他转回身,捧起唢呐,坚定而又大声地说:“《百鸟朝凤》,敬送亡人。”

  唢呐声响起,抑扬顿挫,真好似百鸟朝见凤凰。天鸣的鸟叫也是惟妙惟肖。渐渐地,天鸣愣住了,他看见一股殷红的鲜血在锈迹斑驳的唢呐管上流着,是那么刺眼!一股,两股,天鸣毅然拿走师父的唢呐,三爷再也没忍住,“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吐在地上。但他顾不得擦去嘴角的血迹,大吼一声:“拿鼓来!天鸣,你继续吹!”说着,便“咚咚咚”地敲了起来。那一刻,他的眼神是那么坚决!那么无畏!

  我的眼泪从眼角悄然滑落。这个坚毅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头。

  焦三爷是在用生命吹唢呐呀!他不顾自己老弱的身子骨,毅然决然地吹响《百鸟朝凤》,这不仅是对德高望重的.死者的敬重,更是对唢呐艺术刻骨铭心的热爱啊!他把唢呐吹到了骨头缝里!我的视线又一次模糊了。

  为什么焦师傅能用生命吹唢呐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是传承的力量!他用自己的鲜血告诉乡亲们,不要忘记唢呐;告诉天鸣,不要气馁,牢牢守护唢呐的技艺,八百里秦川不能没有唢呐! 无双镇民间艺人焦三爷是位吹唢呐的高手,方圆几百里只有他会吹百鸟朝凤,只有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的唢呐曲。但焦三爷老了,他需要一位出色的年轻人将唢呐传承下去,而淳朴踏实的徒弟游天鸣在历经辛苦,努力学艺之后,继承了师傅衣钵。可好景不长,随着西洋乐器的出现,唢呐逐渐被取代,让人心中十分酸楚。游天鸣在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的艰难生活中仍然坚守着唢呐,强悍得令人心碎,又脆弱得让人心疼。

  在时代的变迁下,传统艺术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更多的人选择了西洋音乐。时代的年轮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沉淀在历史长河中,像焦三爷这样的匠人渐渐走远,这样朴素有傲骨的传承文明之人,如今又有多少?唢呐,也许现在已无人愿为它奉献了,那些死死守住这份艺术的人,也只能随波逐流,或跟随他们心中的传统和傲骨,被新的潮流,渐渐冲远。

  电影的最后,焦三爷临终前对游天鸣说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我死后吹四台就足够了。但是,最后,在焦三爷坟前吹唢呐的竟只有游天鸣一人了,百鸟朝凤凄婉的声音伴着呜咽的风声,飘飘渺渺,悲伤与凄凉,在唢呐的笛眼中潮起潮落。百鸟朝凤,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让我理解一个老匠人的执着和精神的传承。

百鸟朝凤观后感6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幸观看了这部《百鸟朝凤》,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触良多。这是一部比较有艺术气息的名字的电影,而且是以唢呐曲命名的。整个电影的故事与唢呐有关。唢呐,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吧我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样。电影中主要讲述了一门艺术从流行到衰落的过程,这里面有传承,有坚持,有信念。整部电影看下来不禁感觉肩上有了一种对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承的责任感。

  这是一部发生在1982年的故事,天鸣的父亲小时候一心想当唢呐匠可是没有人教,就把这个愿望寄托到了天鸣的身上。带着天鸣跋山涉水来到焦三爷家里拜师学艺学艺,经过刻苦练习与持之以恒的精神终于天鸣的唢呐技巧得到了焦师傅的认可成为接班人,当时很是风光,唢呐匠也很是受到村里人的'敬仰。天鸣的父亲很是激动,举村欢庆。但是没几年的功夫,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唢呐匠就开始渐渐地走向了末路,传统技艺受到了洋乐器洋乐队的冲击,不被村民们所接受了,所以无法再靠吹唢呐来养家挣钱了。老艺术老文明与现代流行的冲撞和对抗,洋乐队搭起大舞台,所有人都围着在看,在天鸣带领的游家班很是不服,唢呐越吹越大声鼓越敲越响。最后以一场扭打的闹剧收场。

  渐渐地天鸣的父母从开始的高兴到嫌弃天鸣吹唢呐赚不了钱,劝他改行。游家班的其他师兄弟也开始陆续的走出村子到城里面打工去了。为了让唢呐队不散掉焦三爷拖着病重的身体给德高望重的逝人吹奏了那首百鸟朝凤,看到这时我的眼泪已悄然落下,为了那种坚持和信念最终焦三爷离开了人世,最终天鸣在政府的帮助下将百鸟朝凤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部电影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的背景下渐渐地走向末路,一些我们需要传承的东西渐渐的被我们所抛弃,我想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标签,不能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丢掉我们的传承,怎样使传承与发展得到完美的结合,不仅是大人的事情也是我们学生应该考虑,我们要做一名传承者,去传承即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历史瑰宝。

  这部电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都没有人继承,那么在将来就是我们自己的悲哀,所以传承文化从我做起吧!

百鸟朝凤观后感7

  《百鸟朝凤》是一部讲述百年传承的唢呐帮从兴到衰的过程。电影用生动的故事以及性格鲜明的人物,调动观众的思路与情绪:严厉但有情怀的焦师傅,勤奋好学并坚持不懈的游天鸣,天赋凛然的蓝玉,善良好心的焦师娘……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已经渐渐忘却了中国百年的传统文化。面对这一切,焦师傅不止一次说:"别让唢呐在这里绝种",我认为这句话就像是"别让中国文化在这里绝种"一样是不言而喻的。

  游天鸣成年后,和妹妹、蓝玉一起走在西安的大街上这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烈日当头,街上的人纷纷打起伞来。这时,蓝玉说:"天鸣,你就别干这行了,赶紧在这里找个工作吧。"游天鸣却说:"不用了,我曾跟师父发誓过。"正走着,看到一名唢呐艺人吹着唢呐,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身前放着一个碗——这名唢呐艺人在乞讨。这时,有两个正在逛街的女人不屑地掏出钱扔在那名艺人的碗里,然后艺人连忙起身久久作揖——然而那两个人连看都没看他。那一刻,游天鸣漆黑的眸子里窜出了一丝愤怒的火苗。我从游天鸣的.眸子里看出了悔恨、悲伤以及惊讶——为什么中国的唢呐艺术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沦落到当街乞讨的地步?游天鸣一直把"唢呐是给自己吹的,不是给别人吹的"当成吹唢呐的初心。那一刻,要不是碍于旁人,他一定会冲上去质问他:"难道唢呐是用来乞讨的吗?难道中国的文化只是用来在别人面前乞怜的吗?"

  我知道,西洋的东西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却不能被它蒙蔽双眼,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抛到脑后。我们应该自省一下,很多时候,很多人,很多想法,都是一种可怕的思维方式,他们总是把眼前的新鲜事物放在第一位,而忘记了是什么在身后铺垫着他们如今的生活。他们总是有一个愚蠢的想法:保护非物质或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所干的事情,我们普通人就过好每一天就行了。这种想法在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是非曲直,其实并不重要了,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尽力建设传统文化与时代共存的中国吧!

百鸟朝凤观后感8

  作家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有梦想可追,是幸福的,因为心会跟着梦想一直在路上,即使是苦难,也是沿途最亮丽的风景。

  妈妈常会陪着我看电影,她说:“你总能从电影里看到自己,然后便慢慢地跟着影片里的人物一起长大。”从小,梦想就是个遥远的名字,就像太空与星际间的距离一样。昨晚,在泪花与抽搐声中,我第一次感觉到梦想原来可以这么真实,这么有力度。房间里妈妈眼含热泪地看着电影《百鸟朝凤》,连中途的广告也不缺席,唯恐错过了那些逐梦的细节。故事很简单,但逐梦的细节却感人肺腑。

  故事围绕唢呐展开,吴天明为了父亲未完成的梦想,历经千辛万苦去拜师学艺,并凭着德行和刻苦,接过了焦三爷的衣钵。焦三爷的祖祖辈辈都是吹唢呐的高手,是一群能将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艺匠。为了将吹唢呐的梦想延续下去,焦三爷呕心沥血。当游家班的人纷纷去省城打工时,他怒火中烧,帮天明四处寻回弟子;在村长葬礼上,他带病为天明撑场子,并在吹《百鸟朝凤》时,吐血倒地,起身后,又劲头十足地为天明擂鼓伴奏;查出肺癌后,他忍痛卖了自家的牛,让天明去置办新的唢呐等乐器;临死时,申遗的县领导来访。焦三爷用一生在坚持并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所幸的是,唢呐的梦想还在,逐梦的脚步从未停歇,天明在焦三爷的墓前深情地吹着《百鸟朝凤》,唢呐声声,响彻街坊巷陌,它在很多人的心里活着。

  妈妈看后,感慨了许久。她说,江西的两位舅公公也是吹唢呐的,不过他们纯属于喜爱,为了这梦想,他们在家里不断地练习,练到一定火候了,就有人请他们去吹喜宴和白事。后来这种传统的技艺大家不稀罕了,舅公公就外出打工了。然而,唢呐的梦想总会时不时地冒出来……现在,两位舅公公又开始玩起唢呐来了,妈妈说,家乡搞新农村建设,组织了一支乡村乐队,让舅公公的唢呐在各乡镇间巡回演出……此时,我仿佛听见了梦想拨节的声响。

  梦想是蝴蝶的翅膀,有了它才有了翩翩起舞的舞姿。心怀梦想,就算细若微尘,也会有让人惊艳的崛起。朋友,如果你的梦想在蓝天,那就向上飞;如果你的梦想在远方,那就往前走。

百鸟朝凤观后感9

  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小段电影《百鸟朝凤》,觉得不错,休息的时候又特地找来视频完整看了一遍,看完觉得特有感触,特写来跟大家分享。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的作品。吴天明作为老一代导演的代表,他的作品追求的是纯真艺术之美,而他本人对于艺术的热爱,则通过片中唢呐匠焦三爷完美的演绎了出来。

  影片中,老一代唢呐匠焦三爷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老人家表面上严肃古板,实则心中充满了正直与热血。在焦三心中,“百鸟朝凤”是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听的.,当查家子孙想用高价请焦师傅给其当了四十年的村支书父亲吹“百鸟朝凤”时,焦师傅断然拒绝了,原因是其父在位期间将村里其他姓氏人家全挤走了,德性不够。而当窦家请唢呐班时,焦师傅主动提出要给窦老爷子吹“百鸟朝凤”,原因是老爷子生前“抗过日,打过土匪,领人修大坝时被砸断四根肋骨,称得上德高望重”,而此时他的身体早已积劳成疾,此时他使用生命在吹唢呐!

  在焦三那个时代,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是从前出活的时候,“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下面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当后来天鸣告诉他出活已经没人行出师礼的时候,焦三只是愤愤的说“没规矩了,没规矩了”,然后拿出自己珍藏二十年的老酒与天鸣共享,又把祖宗传下来的所有宝贝唢呐全部赠给了天鸣,最后演奏一曲后醉醺醺的躺在地上睡着了,尽显无奈。

  焦三膝下无儿女,收了两个小徒弟:游天鸣和蓝玉,来传承自己的手艺。而当他最后只能选其中一人作为接班人的时候,他没有选更有天赋的蓝玉,而是选择了技艺不如蓝玉的天鸣,原因很简单,只因他看到了天鸣在他父亲跌倒时留下的眼泪,由此看到了一个人内心的善良。而事实证明焦三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天鸣接班后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传统唢呐的地位日渐被西方乐器所取代,天鸣没有忘记师傅的教导,即使收入越来越低、甚至已经到了娶不上老婆的地步、所有的师兄弟都放弃唢呐进城打工,他仍然选择了坚持。

  影片结尾,天鸣在焦三坟前独自吹了一首《百鸟朝凤》为师父送行,焦三坐在旁边一脸欣慰的表情,演奏完他便转身离开了。看完影片,心里感触很深,首先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担忧,再有就是师徒二人对于艺术真挚追求与热爱的佩服,还有很多想说的却不知怎么表达,只能推荐大家抽空看看此影片。

百鸟朝凤观后感10

  作家三毛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有梦想可追,是幸福的,因为心会跟着梦想一直在路上,即使是苦难,也是沿途最亮丽的。

  常会陪着我看电影,她说:“你总能从电影里看到自己,然后便慢慢地跟着影片里的人物一起长大。”从小,梦想就是个遥远的名字,就像太空与星际间的距离一样。昨晚,在泪花与抽搐声中,我感觉到梦想原来可以这么真实,这么有力度。房间里眼含热泪地看着电影《百鸟朝凤》,连中途的广告也不缺席,唯恐错过了那些逐梦的细节。故事很简单,但逐梦的细节却感人肺腑。

  故事围绕唢呐展开,吴天明为了未完成的梦想,历经千辛万苦去拜师学艺,并凭着德行和刻苦,接过了焦三爷的衣钵。焦三爷的祖祖辈辈都是吹唢呐的高手,是一群能将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艺匠。为了将吹唢呐的梦想延续下去,焦三爷呕心沥血。当游家班的人纷纷去省城打工时,他怒火中烧,帮天明四处寻回弟子;在村长葬礼上,他带病为天明撑场子,并在吹《百鸟朝凤》时,吐血倒地,起身后,又劲头十足地为天明擂鼓伴奏;查出肺癌后,他忍痛卖了自家的牛,让天明去置办新的`唢呐等乐器;临死时,申遗的县领导来访。焦三爷用一生在坚持并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所幸的是,唢呐的梦想还在,逐梦的脚步从未停歇,天明在焦三爷的墓前深情地吹着《百鸟朝凤》,唢呐声声,响彻街坊巷陌,它在很多人的心里活着。

  妈妈看后,感慨了许久。她说,江西的两位舅公公也是吹唢呐的,不过他们纯属于喜爱,为了这梦想,他们在家里不断地练习,练到一定火候了,就有人请他们去吹喜宴和白事。后来这种传统的技艺大家不稀罕了,舅公公就外出打工了。然而,唢呐的梦想总会时不时地冒出来……现在,两位舅公公又开始玩起唢呐来了,妈妈说,搞新建设,组织了一支乐队,让舅公公的唢呐在各乡镇间巡回演出……此时,我仿佛听见了梦想拨节的声响。

  梦想是蝴蝶的翅膀,有了它才有了翩翩起舞的舞姿。心怀梦想,就算细若微尘,也会有让人惊艳的崛起。,如果你的梦想在蓝天,那就向上飞;如果你的梦想在远方,那就往前走。

百鸟朝凤观后感11

  少年游田明是焦散叶的弟子。但是,他愿意吃苦,愿意勤奋练习。大师更看重的是对唢呐的热爱和高尚的人格。于是,游田明成了唯一一个学会了“百鸟齐鸣凤”的接班人。但后来受西方乐器的影响,恰好是一件大事,村民选择了更震撼的西方乐队,而不是唢呐班。你田明不想唢呐没落,经历了一系列的挣扎。在影片的最后,云田明成功地申请到了遗产,成为了唢呐的继承者。

  这部电影让我震惊和感动,它绝不仅限于画面宽广和人物内心。

  细腻、背景音乐的穿透力,而是在于他的思想主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四面八方的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世界甚至改变着中国传统文化。从欢乐圣诞节到情人节,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火,而传统的中国节日却渐行渐远。尤其是商家更是津津乐道,特别是圣诞节,无论大街小巷,热闹程度,有增无减;中国传统节日日渐清淡,端午重阳元宵,越来越不被重视,在电影院,美国大片、日本动漫成了众多观众的选择,国产片却常被冠以“烂片”的称号……

  对此,我们要做的是保护与继承。可以改变的是文化的内容,但不可以改变文化的.精髓。影片中,年迈且患有肺痨的焦三爷为演奏百鸟朝凤,一口鲜血喷出,这是对艺术的坚守,更是对文化的献身!正如焦三爷所言:“这秦川大地,不能没有唢呐!”我们传承的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一种品质。回看当今,各种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片、节目譬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不断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学习……“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活儿保住,传下去!”只要我们拥有继承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相信传统的种子定会在天朝大地上永远生根发芽!

  影片到最后,在师傅焦三爷坟前,游天明满怀悲痛地奏响了惊天动地的“百鸟朝凤”云雾中,师傅坐在太师椅上,微笑地看着徒弟,面容骄傲地听完了整曲,罢了,起身,头也不回地消失在远方……那一刻,我意识到,传承的精神已在我心中永恒。

百鸟朝凤观后感12

  电影《百鸟朝凤》说的是传统手艺吹唢呐传承的故事,今天看完,写写感想。

  1,这是一部注定不卖座的电影,它缺少了吸引眼球的噱头,缺少激情碰撞的场景,一个电影院一天就安排一两个场次,它,可能不适合在电影院中用银幕表达,在灯光下捧着纸书细品应该是它更合适的欣赏形式。

  2,一个拥有唢呐匠梦想但无法实现的父亲,把唢呐匠的梦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这段让我莫名想起来前几天看过的《无声告白》这本书,只不过游天鸣比莉迪亚幸运而已。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走上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希望所有的父母真是按照孩子的特点去助力他们的人生。

  3,焦三爷的德艺双馨、师娘的勤勉慈善皆令我钦佩。一对老实朴素又有傲骨的乡下老人,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和标准,以德品人,以德律己。唢呐匠,在别人眼中只是一段可有可无的背景音乐,而在他们眼中,那是一生的骄傲和守候,值得用鲜血乃至生命去捍卫。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最缺乏的匠人精神吧。还好,他们有了游天鸣去传承这份精神。

  4,洋乐队慢慢抢了唢呐班的饭碗,大家举步维艰。从坐太师椅到没了拜师礼,再到另谋生路打工断指的、打工肺痨的,在悲情背后其实是一个普世性的沉重问题:传统的如何与时俱进?何为时,如何进?时,就是时代的车轮带动的大势,代表着生产力的进步,代表着思想的进步,代表着生活习惯的变化。随着信息的流动越来越顺畅,任何行业任何角色都被引入了竞争,今天是洋乐队,明天就是录音机,后天就是在线音乐,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么如何进呢?有时候,有些老物件就会慢慢沉淀在历史长河里吧,这就是事实,因为它生长的土壤已经变了(红白喜事的形式已经彻底变化了)。如果说转机,那就是用这份“德”,守住这份“艺”,换块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民俗民乐也罢)再去慢慢发芽吧。

  5,总体而言,这是洗涤内心的一部片子,当我们习惯在喧闹的街市中大步急奔,当我们习惯在快餐式和碎片式文化中汲取信息,偶尔停下来,想想为什么也是好的。

百鸟朝凤观后感13

  感谢有情怀的电影人方励先生,正是他在直播平台面对镜头的悲壮“下跪”,跪求院线经理多为电影《百鸟朝凤》排放映场次,才引发了网络媒体的密集报道,我才有幸看到了这么一部佳作上映的消息。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20xx年去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因为导演去世后缺少宣传发行资金,直到方励先生义务接手宣传发行工作,这部影片才得以在今年月6日上映。吴天明导演是中国影坛举足轻重的领军人物,是中国第四代导演的杰出代表,他发掘支持了张艺谋、黄建新、顾长卫等对中国影坛极具影响力的第五代导演,他执导的影片也蛮声海内外,屡获大奖。

  于是,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破例因为看电影向家人请假,周六傍晚到影院。

  八百里秦川一道道弯,五千年华夏一陇陇田。乡土记忆、乡村化、民俗传统、化传承是这部影片的关键词。我在影片中看到了传统乡村的自然生活场景,看到了风景如画的田园、很通人性的“妞妞”、孩童玩耍的秋千、如梦如幻的萤火和充满乡野气息的语言,看到了德与才的终极对决,看到了父亲对儿子信任的力量,看到了师徒之间的深情厚谊,更看到了乡村化和民俗传统在社会发展中的传承困境。

  这让我想到陈道明先生在北京卫视《传承者》节目中“发飙”时讲的一段话,想到了陈道明先生给小演员们带的感动,给现场嘉宾和观众带的洗礼;这也让我想到了电影《洗澡》中随着城市发展而被拆掉的大澡堂,想到了大澡堂常客们对没有大澡堂的.心灰意冷,还有两位老爷子的三轮车穿行在拆迁瓦砾间的画面。

  化是人类明发展的阶梯,化是人类社会沉淀的智慧,化也是一个民族的标签。化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化也需要我们传承。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我们不可能真正了解所有的化现象,而我们不能因为不了解就忽视了化,忽视了在社会发展中对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游天明一班人吹唢呐,对面西洋乐队是长号架子鼓加摩登女郎,这是影片中最大的戏剧冲突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的游天明想不明白,接受不了,伴着长长的耳鸣声,他捂着耳朵蹲在地上。

  游天明的耳鸣,是吴天明导演给我们当下的社会和社会中的人敲响的警钟。化不在,民族何在,你我又何在?

百鸟朝凤观后感14

  百鸟朝凤

  主备人:

  时间:

  课时:

  学科组长签字:

  一.教学目标

  1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二.教学重点

  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三教学工具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四教材分析

  《百鸟朝凤》是一首民族传统的唢呐独奏曲,它通过唢呐音色的不同变化和小乐队的伴奏来模拟各种鸟鸣和虫叫声,形象生动而风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旋律优美动听,情绪欢快热烈。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

  聆听《百鸟朝凤》音乐导言引导学生思考。(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3)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4)唢呐演示。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 .用心聆听、体验。 2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揭示课题。哼唱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思考:(1)鸟类的大王?(2)“朝”意指什么?(3)“百”是什么意思?(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

  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分段聆听乐曲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小组活动、总结 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

  2.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3.总结。

  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

  1.学生讨论(看谁知道鸟的名字最多?)。 2.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

  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教学反馈;

百鸟朝凤观后感15

  《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1.认识唢呐,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

  2.欣赏《百鸟朝凤》能主动感受、体验、模仿动作,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3.培养爱护鸟类的观念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欣赏《百鸟朝凤》,认识唢呐,感受其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有独创性的表现音乐。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出示《百鸟朝凤》图,讲故事

  师:大家都知道凤凰被誉为“百鸟之王”在我国人民心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老师先给同学们看一个有趣的《百鸟朝凤》的故事,哪位同学来讲一下?

  学生讲故事(放幻灯片)二:新授课程:

  师: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但我们能够感受到百鸟朝凤时的热闹气氛。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就仿佛能看到百鸟争鸣的景象。

  1.请同学们欣赏《百鸟朝凤》的片段,大家猜一猜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出示幻灯片)教师介绍唢呐(区别于长笛)

  师:唢呐不仅能惟妙惟肖的模仿鸟叫,还能模仿个别小动物的叫声及人的声音等等。唢呐的音色是这样的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唢呐会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我们一起来欣赏《百鸟朝凤》,出示主旋律,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幻灯片)

  (1)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是鸣叫声?(2)这句音乐表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剪切蝉鸣声)

  师:乐曲用欢快的旋律,生动的表现了大自然中百鸟争鸣的热闹场景。 3.音乐活动:

  师播放音乐,学生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吹唢呐的姿势,表演那种满足、激动的情绪

  第二组表演各种小鸟的姿态

  4.教师介绍乐曲的背景

  5.下面我们就来逐段的欣赏乐曲《百鸟朝凤》

  欣赏引子部分、第一乐段、第二乐段,边欣赏边即兴的做动作。 6.思考:

  这首乐曲名叫《百鸟朝凤》“百”、“朝”是什么意思?你还能给乐曲取出另外的名字来吗?

  乐曲中这种欢乐的气氛是形容鸟类还是人们?

  三、小结:

  同学们,每首乐曲呈现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音乐都是表达人类真实感情的,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音乐作品。

  最后请大家边听音乐边发挥自己思维的独创性,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音乐表现的场景:(可让学生用画画或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想象)

  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听到了??

【百鸟朝凤观后感】相关文章:

《百鸟朝凤》观后感05-12

《百鸟朝凤》读后感_900字06-09

红楼梦观后感《红楼梦》 观后感03-01

情书观后感11-03

上甘岭观后感11-14

《战马》观后感04-26

《勇士》观后感04-28

心曲观后感04-18

论语观后感04-24

画展观后感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