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

时间:2021-10-07 11:19:0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道德经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德经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1

  纵观《道德经》,只五千余字,但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微言大义,可谓博大精深。数次读罢,仍多有不解之处,然只窥冰山一角,亦觉受用无穷。正如尼采所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一书,“道”一字贯穿全文,可谓中心,道是什么,老子说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道实际上不可言说,但我们还是希望道有所言说,所以勉强给它一种代号,称之为道,就我理解,类似于西欧哲学中的“逻各斯”(仍有区别),即世间万物变化的一种微妙尺度和准则。

  老子警告我们:“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并用《道德经》向我们传授了许多有关道的感悟,教导我们如何通过了解自然规律,并以此指导个人行动来全生避害。而关于自然规律,老子提倡“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正确理解这一理念对领会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说至关重要。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不如孔子积极,就是因为对老子的“无为”二字理解错误所造成的。“无为”二字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违反自然规律的过分作为。

  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物极必反,所以过分作为必将适得其反,老子举例说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三十三章)而老子提倡的正确做法为“袭明”,既“将欲弱之,必先强之”(第三十六章),“袭明”的通则冯友兰先生解释:“想要得到的东西,须从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故而欲强,必先知弱。“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如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然富而不贵者,比比皆是,何以至此,皆因人们过分追求,正如《小窗幽记》第一章所述:“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醉,便有欲,欲,则有求,求,必缺静,躁,终将过,过,犹不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所以,必须清心寡欲。

  关于如何清心寡欲,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十九章),不尚贤,不使民争(第五十七章)”,既必须摒弃虚名,而后《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并守意念清明,便可清心寡欲,便可无为。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成就了自己。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第十二章)”所以我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正如周国平先生说:“人应该致力于成为优秀的人,名利只是优秀的副产品。”少私寡欲是一种静心的境界,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于是便可守清耐贫,不受名利困扰,安心工作,不做画蛇添足之事,从而提升人生境界。

  静心除了清心寡欲,不妄为,还有谦逊,这样就像老子推崇的善道者:“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君子谦逊行事,谨遵天道,因为就人类活动而论,一个人前进的极限是相对于他的主管感觉和客观环境而存在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骄就到了前进极限,艾萨克·牛顿说他感觉到他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整个宇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对于海的认识因此,正因如此,他才取得了相对于人类的巨大成就。

  而有了综上所述的德性,无为、清心、谦逊后,人自然会有淡然超脱的心境,宠辱不惊,善利万物而不争,于品格修养,有“唯之阿之,相去几何?善之恶之,相去若何?”(第二十章)的淡定从容,这种君子会以自身为辐射中心,带动良好的风气,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不仅抑制了自身的轻浮躁动,也会令周围人心向往之。宠辱不惊,“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如此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

  小子自知浅薄,读罢《道德经》略抒己见,为免贻笑大方,于此先行告罪。

道德经读书笔记2

  辙迹,行车留下的印迹。筹策,用于计算的工具,指草棍等。其实,行车肯定有轱辘印。老子说的意思是,出行不一定要用车,不用车就不会有车轱辘印。按照习惯的思路去想,只有一个结果。换一个思路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做到打破习惯思维,天下众生,都能度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任何人身上都有优点,每一件都可能给自己启发,要以多元角度看问题,胸怀宽广。

  “故善人,善人之师”,这话虽然有些拗口,但古代就是这么说的。《韩非子》里说,姜太公是善人,周文王也是善人,善人周文王以善人姜太公为老师。师,也可理解为军队,众多的人,如挥师南下中的师。那么这句也可以理解为善人是圣人带领的队伍的主要力量,这样解释与下句更连贯。资,资源,后备队伍。即使是不善人,也不抛弃不放弃,可以培养的后备资源。不善人经过教育培养,都可以成为善人的。

  贵,贵重,重视。迷,迷乎,迷茫。“眇要”,通行本作“妙要”,实际应为“眇要”。眇,一只眼睛看。有班级中,最后成才的可能当时最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这孩子可能有其他的优点。不要讨厌与自己不对付的人,看清楚这些人的优点,可能对你有帮助,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有的公司老板问题埋怨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人,因为他的要求特别高,总是希望能够招来全才,马上发挥大作用。对于招来的毕业生,总是看到他的缺点。其实,这些招来的毕业生都是资才,就是有待雕琢的材料,你要把他培养成为你的合格的栋梁。已经是栋梁之才的未必肯来你们公司。

道德经读书笔记3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对规律的理解。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

  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 由此可见,以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无为的崇拜。 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道德经读书笔记4

  中空的状态灵验永存,这是深奥的雌性生殖器,雌性生死器是天地的源头。微妙、微弱的样子,好像是存在的,用之不尽。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长久,因为它自己不生长,所以能够长久生存。所以圣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到百姓的后面,结果大家把您推举到前面做领导者;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事外,大家却会成就你的事业。难道不是正因为他不考虑自己的私利,反而恰恰能够成就他的私利。

道德经读书笔记5

  开篇之前我以为应该先提一个成语——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托,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固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办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涵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聪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理。”再比方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以为此书有一种共同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榨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气。确实,《道德经》一书通知我们应该怎样豁然的看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一个悲观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待天下万物。

  我读此书的第一觉得就是一个字——深!能够说,此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足以让我们用终身去诠释!《道德经》一书只要五千余字,而“道”字却呈现了八十屡次,那么终究什么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说,这便让我更难以了解此书了,但是,他又在后几章屡次为道注解,即便如此,“道”在我脑海里还是很含糊的,毕竟老子是在多方面为道注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构成,为人处世,军事治国。老子的这些注解,反而让我对“道”的了解愈加不易了。也罢,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这样就失了老子著书之意。书中屡次提到水,第八章开章就是“上善若水”,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是什么意义呢?就我个人而言,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了我们却不求报答,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习的就应该是象水一样的操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不所不得。处众人之所恶,而得万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无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会被我们所尊崇!于是我便从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矛头难劈至柔之水。我们晓得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能够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但是你能用刀剑劈开水么?你能用炮弹把水炸一个窟窿么?我们不能!这些强硬的物质只能在水中隐于无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与道是没有形体的,你难以捉摸而又触手可及。身边都是道,由于道是“无”。我们晓得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这个无限的空间孕育了无数星球,而我们的地球只是这其中一点不起眼的颗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共同。我们并不能由于这一点儿自居,应为宇宙中可能会有无数个更高的生命体!他们的科技可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谓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们永远都只是她的孩子。永远不能超越她!应该她本就没有形体,只是一种“柔”的表现方式,我们应该学习道和水的柔,只要这样我们的道路才会更平整,我们的为人处世才会更世故。

  有些人常以为只要“有”才是能够被我们所应用的。但是实践并非如此,万事万物都不能够独立在“有”之上,只要经过一定的形体才干显现出“有”的价值。而这种无形的形体就是“无”,之所以会“有”是由于“无”。上面曾提到我们宇宙中的星球都是从无中演化而来的。“无”其实就是指空间。比如说我们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途是由于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假如房子是一个实体,他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再比如说一个糖果盒,由于里面是空的,能够装糖果,也就完成了他“有”的价值。“有”与“无”这两个概念不只适用于物质与空间。还适用于我们的心理,我们常对父母说,给我们一些空间。假如其别人过多的触及我们的空间,我们就会觉的心理十分的窄,透不过气,十分的闷。宇宙之所以为宇宙,是由于其有足够大的空间,能把万物都放在其中,而假如人有这么大的空间,我们就会自在!(这里所提到的自在,是绝对的自在)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与无形的“道”成相同阶级,或高之。所以我们内心总通知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由于我们内心的空间是有限空间,而宇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无限的!我们不可能与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无”。追求一个理想与虚拟“有”与“无”并作的境地。只要这样,才可能到达相对自在,身理心理都会得到放松。

  无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驱与我们共同窗习的对象,永远都不会中止。

  老子的辨证观可谓是玄妙无比,最有名的就是阴与阳了。阴阳能够引申出很多相对的概念,比方正与负,对与错。为什么太极图中的阴阳会是旋涡形的呢?为什么不是由一条线将其分割呢?为什么黑颜色中会有一点白,白颜色中有一点黑呢?我以为这样的设计就是“福祸相倚”和“物极必反”的最好表现。白色中有一点黑,黑色中有一点白是由于世事都有相对面。“塞翁失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而当黑将要超越白,白将要超越黑的时分,就会成其相反的颜色,循环往复。,而有其他物质肆意毁坏就会混浊。就象人类,万物循环往复是其道之基本。而人类却施加干预——毁坏树林、大肆捕杀。这样只会打乱正常的次序,最后人类也会在这团混浊的气流的中漂浮。然后又恢复正常。古人说过不能涸泽而渔,伐木而猎。翻译成现代也就是不能毁坏生态均衡。我们应该正确的、不干预的攫取利益。同时认清福祸的互相转换,不能由于一时的胜利而快乐的忘了本象,可能灾难正埋伏在明天,也不能由于一时的失败而泄气,可能侥幸就藏在你身后。

  读道德经后我总结三十六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习水性,与人善,明阴阳,晓道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道德经不愧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珍宝,其中妙理,还得是你亲身去读才可,每个人读“道”,都可得不同道。

道德经读书笔记6

  最近稍闲。在家里读书写字的时间似乎多了一些。

  这周末读到了韩鹏杰老师解读的《道德经》。

  《道德经》本来就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再能看到当代的一些解读本,这事就更有意思了。

  下午才翻了几页,就看到了对于“士”,“王”,“圣”三字的释义。很好玩。

  其实《道德经》整本书五千言不是对老百姓讲的,而是对针对“士”,“王”,“圣”三类人写的。

  在第十五章出现士这个概念,大家觉得分量还不够。大家看第六十八章开头的这一段,由四句话构成,尤其是第一句话和第四句话真的是不得了。第一句话告诉大家“善为士者不武”,武是啥意思?耀武扬威!不要有了一点小小的位置,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耀武扬威。你以为做妈妈耀武扬威就可以,也不可以。“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老喜欢发脾气的人,急躁、暴躁、狂躁的人没大出息。“善胜敌者不与”,你要真的想战胜对方,说服对方,不要老跟他正面冲突。父母和子女不也一样吗?一旦正面冲突,这事情就难解决了。委婉一点,迂回一点,善胜敌者不与,与就是正面冲突。老先生实在是心机太高了。最后一句话,“善用人者为之下”。大家注意那个士的写法,最后一横,自己定位就在下面。

  不要说这个士,大家再写一下“王”。你不要以为在士上边加一横,就以为念“王”。“王”一定要这样写:上面是个干事的干,把自己又放在下面。这是这本书里最强调的,善用人者为之下。这是讲的第一类。第二类人是什么呢?各位想我们怎么样选国家的主要领导者?怎么样选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者?当时也有很多的诸侯王,这类的职位比较高的人去向老子请教。《道德经》里边老子给讲话最多的一类人,就是第二个王。古代这个王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现在一个县的.规模都相当于古代一个诸侯国的规模,而且还不小。所以我们这个王讲的第二类人就是一个主要的领导者,家庭的主要的领导者也算,现在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我们大家不是都叫他“孩子王”吗?你看那也属于王的系列,单位企业最高的领导者,大家背后不是叫他大王吗?各位女士不得了啊,现在三八妇女节都过成“女王节”了,现在你们发微信都是把自己称作女王,可见,王,带有形容比喻的色彩,所以它是对这类人讲的内容——王。大家先看三章,这三章王都在。为什么让大家看?大家千万不要把《道德经》当作一个太神秘的宗教的东西来读,你看这些话你进到书里一看,别人在给你讲的时候,你把这些提出来不是太明显的证据了吗?

  第三类是什么呢?圣。大家看“聖”字怎么写?在王上边再加个耳和口,并列就行了。耳,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口,说话温暖有领导力,就是《道德经》里边讲的圣人,也就是好的王,就是圣。一个好的领导者领导人在《道德经》里边就叫做圣人,多简单。儒家讲的圣人是你品德高修养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道家不是,道家讲的圣就是通达事理的领导,通达事理的王就是圣。你看连做事情的这个道理都告诉大家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你位置高,你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得见。你越不争,大家越往高举你;你越不争,大家越往前推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为而不争。

道德经读书笔记7

  【原文】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现代汉语解读】

  真正明白的人不多说话,夸夸其谈的人不一定是真正明白的人。悟道之人必定会堵上欲望的孔窍,关上欲望的心门,收敛其光芒,混同于尘土之间。挫光锐气,解除纷扰,就是深远大同的境界。达到大同境界的人,你不能够太亲近他,也不能够太疏远他;不能够用利益诱惑他,也不能够危害他;不能够使他高贵,也无法使他低贱。所以他是世间最尊贵的人。

  【延伸解读】

  “知者弗言”是真正知道的、明白的人,人家不多说话,多说话、总是到处说的,他可能什么都不知道。这句话可以作为一种人生的阅历来看,当你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什么都没见识过的时候,您就喜欢不断地讲,以显示自己知道得多,但是您真的什么都阅历过、经历过了,觉得不过如此,这些没什么好讲的,这时候您可能就开始慢慢变得沉默了。辛弃疾写过这样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就是这样的人生经历。

  其实,老子给我们讲的也不是人生阅历,他讲的是“道”。明白“道”的人,他就不说话了,而那些每天在说的他却真正不知道“道”,所以“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对于这种形名,我们没有必要那么叫真,真明白以后,你也就不用多说了,因为没法确实确立一个真正的形名。明白“道”了,知“道”的人,人家就去低头做事,把事情本身做好,利益众生,为大家不断地去做,而且要努力地去做,但是对做事所带来的形名,带来的外表的体现、表现,我们却尽量不去过多地言语修饰、过多地提及它,这是一种“上善若水”的境界。

  “塞”是堵上,“兑”当孔窍讲,讲的是把那个欲望的孔窍给堵上。“闭其门”的“门”指的是心门,古人认为这里也是念头出入的途径,所以我们把它给闭上。“塞其兑,闭其门”在讲一个领导者,你要把自己的欲望之门给闭上,这样才能做好领导。“和”是调和的意思,也就是说你所发出的光,你要把它调和到舒适的地步,不要使它特别耀眼、特别光亮,你要把光的形迹尽量淡化。“同其尘”,也就是说把自己变得微小一点,不要觉得自己了不得,要混同于尘土。

  “挫其锐”就是挫光它的锐气,把它的锐气收敛起来。“解其纷”是解除那些纷扰、纷争的状态,然后就进入了一种叫“玄同”的状态。那么什么是“玄同”?玄,深远的;同,大同的境界。当我们看清了世界的本质,我和你没有本质区别,我和这个世界没有本质区别,我与这个世界也是一体的。这就是“玄同”。

  真正的修行不在行迹,而是在心里。放下争夺之心,整个团队齐头并进,这才是和谐的模式。

  圣人悟道之后,放下自己,为大家做事以后,德行深厚,他跟周围人特别融洽。因为不考虑自己的私利,所以他不会拉帮结派,不会对某些人特别亲密、亲近,也不会疏远某些人,而大家又离不开他,也没法诱惑他,更没法去伤害他。悟道了之后,但行善事,莫问吉凶,心中坦然,所以别人也不能用亲疏、利害和贵贱来区分您、去影响您,因为您不在意自己的这些利益了,那么这些条件就影响不了您了,所以您进入了一种混沌、坦然的状态。

  所谓的贵贱都是相对出现的,并且会互相转化,曾经的“贵”很可能转眼变成“贱”,曾经的“贱”又可能变成现在的“贵”。这都是不断转化的。贵贱其实都是一种幻象、都是浮云、都是结果、外表的光环而已,所以不要太在意它,和亲疏、利害一样,我们如果在意它了,我们会陷入无尽的烦恼中。譬如有的人原来身在高位,属于贵,后来退休了,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心里落差太大,结果导致出现了差异,情绪郁闷,肝气不疏,诱发糖尿病。因此,贵贱都是浮云,不要太在意,以免陷入烦恼。作者:高风清扬

道德经读书笔记8

  《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是《道经》,后44章是《德经》,如果《道德经》是一条山脉,那每一章就是一座山峰。徜徉在《道德经》的山中,寻找道,寻找德,那些道,那些德,常常"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每每有所得,刚刚有所喜。可是扭回头来,又对所得有了困惑,纠结得头飞了雪,也只在几座山峰里转圈圈。此山雄美,总还是要从山里走出来的,哪怕走出来,再进去呢!

  于是,决心写读书笔记,如游记一般,爬一座山写一篇。就像在山中迷路,不妨于经过的树上,写下个记号。然后,沿着记号不断前行,总可以走出此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

  短短59个字,两千多年来,竟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解释不统一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断句不统一,分歧如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不统一的另外原因主要“道”“名”“有”“无”“妙”“徼”“玄”等名词”的解释不统一。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客观真理,大道。

  道可道,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言说,表达。

  “常”,是不变的,永恒的。

  “常道”是不变的永恒的真理。

  大道真理是可以被表述言说出来的,但所有化为文字和语言的“道”,都不是真正的最永恒、最本质、最深远、无限的真理。而是真理的一个现象的、一时的、片面的样本。

  为道是无限的,而语言相对道就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语言描述无限的道,只能得到“非常道”。

  这句话与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有相同意思。

  打一个比喻,无论是大圆,还是小圆,有一个量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圆周和直径之比,也就是圆周率π。

  π可赋值,根据需要,π可以是3。14,可以是3。1415926,可以是小数点后更多位的数,但是无论如何赋值,都不是真正的π,都是非“常π”。

  所以,π可π,非常π。

  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告诉我们,老子讲的道,也只是“可道之道”,讲的也是一个“非常道”。要透过“非常道”,窥探真正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指具体事物的定义,即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名称,特征等。

  名可名,第二个“名”是动词,指命名,定义概念。

  “道”是客观真理,“名”是主观认识。

  “常名”是指永恒不变的定义。

  这句话可以写为:

  可名之名,非常名,常名,不可名。

  老子要阐述“道”这门学科,必须先明确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就像我们学习一门新学科,也要先学习基本概念一样。

  老子说,常名是没法定义的,可定义的名都有其局限性。

  老子非常严谨,不像一些其他理论,在开始就说,一定要相信我,我就是对的。

  老子告诉我们,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道德经》里的“道”都是可道之道,“名”都是可名之名,我们要透过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去感悟体会,真正的道,真正的名。

  老子的道学,可名了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无”和“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两种断句,我倾向于,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给出了“无”和“有”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无”定义为“天地之始”;“有”定义为万物之母。

  天地,是抽象的词,不单单是天空大地的意思。天地,就有了系统。

  万物也是抽象的,是一切系统的产物。

  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系统就是两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两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就是天和地。天地外还有更大的天地,天地里也有更小的天地。天地可以是更大天地的万物。万物也可以是更小的天地。

  没有天地,就没有系统,没有系统就根本无所谓“无”和“有”。

  天地之始,就是系统开始运行之始。

  比如,男女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两个部分,建立起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生孩子这个特定功能。

  一对男女相恋了,表示一个可以一起生孩子的系统已经建立了,只是开始的状态,是没有孩子的,从确立关系到有孩子,是一个过程。

  天地系统建立之始,是“无”。所以,无,名天地之始。

  没有男女做夫妻,谈论有孩子和无孩子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没有天地,就没有“有”和“无”,没有天地之前,是虚无,是无极。

  夫妻建立系统之始是丈夫和妻子,有天有地。但是没有孩子。

  一旦夫妻系统孕育出新的生命,就“有”了。

  这时候,妻子才能称之为“母”。

  系统“有”了,万物才被生产出来,所以,“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个断句,我倾向于,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无”中蕴含各种因素作用变化,孕育着“有”,谓之妙。

  “有”就一定会转换为“无”,有无的边界在哪里?

  “常无”用来观天地之妙。天地之妙,就是“无中生有”之妙。

  “常有”用来观万物之徼。万物之徼,就是“从有到无”的边界。

  比如,地球生命的出现。

  地球更多时间是没有生命的。当地球诞生的时候,天地这个系统就建立了,就有了可以产生生命的系统,但是天地之始这个时候是没有生命的。

  经过了漫长的“常无”状态,天地不断相互作用,地球产生了空气,出现了水,为生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然后,生命从无到有。

  生命起源,妙不可言,如今依旧是人类之迷。

  这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

  现在地球的生命是“常有”状态,但地球生命必然会灭亡,这就需要我们“观地球生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呢?”那时候,地球生命就要提前努力到其他星球延续生命。

  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两者”就是“无和有”两者,有和无同出于一个系统。无中蕴含有,有中蕴含无。所以,同出而异名。

  “谓”和“名”是有区别的。“名”是客观的定义,是严格的;“谓”是主观的描述,可以是一种比喻。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但是无和有,同谓之玄。

  “玄”就是黑里带微赤的颜色。简单来说,就是指“黑”色。

  我们现在对一些不知道原理的系统称为“黑匣子”,就是给这个系统输入,也得到确定的输出,却不能把这个系统的原理说清楚。比如,一些带有自学习系统的人工智能机器,就是黑匣子。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都是很难解释其原理的,所以“谓之玄”。

  无中生有,谓之玄;有而化无,谓之玄。无无有有,有有无无,谓之玄之又玄。这些玄之又玄所蕴含的规律,是解释一切天地与万物生生灭灭的众妙之门。

道德经读书笔记9

  【原文】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与江海也。

  【现代汉语解读】

  道一直处于无名无形的状态,道虽然小,而天地那么大,却不驱使它。领导者如果能够遵守道的原则,天地万物将自来顺从你。天地相合,风调雨顺,降下甘露,百姓不需要你命令他,而他们自己就会各守其位。然后可开始有各种名相,有了名相之后,就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所以不会消亡。这就如同说,道与天下关系,就好像小溪流对于江海的关系一样。

  【延伸解读】

  朴,未经雕刻的木头,指原始混沌状态,也即道。道虽然小,甚至看不见它,但它是天地万物的源头,因此天地不敢以它为臣。宾,宾客,顺从。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我们与万物是一体的,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万物的态度,您若遵循道的法则行事,万物就会来帮助您,也就是说,您的心可以驱使万物。这里讲的是我们人与世界的关系。

  天属阳,地属阴,天地相合,即阴阳调和,阴阳相合,天地安泰。俞,通雨。这里讲的人与自然界的感应关系。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天地感应,皇帝、官员特别重视祈雨。在天地相合的状态下,领导者只要把自己的心摆正了,百姓就能够感应到领导心态,百姓的心也会慢慢静下来。

  名相,指规章制度、名誉地位、官职官位等等有形的东西。知止,知道停止,适可而止,省略了停止的对象,一般指领导者的欲望、追求,有了名相之后,就会滋生人的欲望。

  前文有“朴唯小”,就是说道是小的,这里说道虽然小,但天地源于道;就好像小溪流与江海的关系,江海的源头是小溪流。告诫我们要点点滴滴按道的法则做事,无数小事汇成大事。作者:枫杨e

道德经读书笔记10

  道德经读书笔记——信言不美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

  【现代汉语解读】

  可信的话往往不会悦耳动听,特别悦耳动听的话往往不会真实。了解真理的人不会向外求太多的知识,向外求太多知识的人往往并没有了解真理。达到上善的境界就不会为自己求多,为自己多求的人一定没有达到上善的境界。圣人不为自己积累财富,他们总是为别人做事、谋利益,结果自己的财富却越积越多。他们总是给予别人,结果自己得到的也越来越多。所以天之道的规则是利益众生而不去伤害,圣人的规则是为了大家做事而不为自己争夺私利。

  【延伸解读】

  信,古代特指口信,就是带话给对方。真正写下来的这种信函叫函。那么对于信的要求就是准确,一般不会有华丽的词藻,后来引申为真诚、可靠。我们最美好的人生道路,有可能恰恰是看起来那种最笨拙、最朴实无华的道路。这种道路你认真地去走,一点儿点儿走,最终一定会走向成功。可是有些路外表看起来无比绚丽,有可能里边处处是陷井。我们希望“信”和“美”是相匹配的,是一起出现的。但是生活中往往并不是如此,“信”和“美”往往不能结合在一起。当人们过度渲染美的时候,往往它的目的并不是那么简单、美好。所以有一句话:在集市上喊的最响的人,往往推销的都是劣质产品。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要尽量保持清醒,要了解“信”和“美”之间关系,我们要能从外表中看出真正的实质内涵来,这是需要我们有感知力、洞察力,需要我们有定力的。这种觉察力和定力,是我们人生必备的修养之一。

  你知道“道”,你了解真知、了解真理的人不会太多向外去求,不会博学。博学只是向外求得太多知识,如果不求博,缺乏深刻领会并消化它,最广博的知识也不能为自己所用,也无法获得真知,根本不可能领悟“道”,所以“博者不知。”所以,掌握了根本,就不必再去追求那些细枝末节。境界的高低从来都不是由数量的多少来决定。

  这里边的“善”不是简单的指善良,而是上善若水的“善”,指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达到了悟道境界。在这种善的境界里边,这人不会为自己求多,而为自己求多的人他一定没有达到那个上善的境界。这里指领导者会不会利用平台为自己多求?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平时一定不出现,但是只要这人出现,一定有事来求你了。他只有在需要你的时候,他才会出现。在不需要你的时候,他永远不会出现的,他把自己生活过的很好,可是绝对不会想到你,他享受自己的东西。其实,互帮互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做事要先看到大家,最终我们都能幸福。

  既然圣人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圣人自己拥有越来越多,有人怀疑圣人动机不纯粹。“无我利他”,怎么自己拥有越来越多?其实,老子鼓励的是双赢的行为,你好我好大家好,为人做事不代表自己要变得一无所有。如果圣人做事的结果是自己越来越穷,百姓越来越富,这样的事情怎么做得下去?这里有目标与结果的区别。圣人做事的目标是为了大家“多”,而结果却是双赢,“人”与“己”都是“愈有”、“愈多”。“无我利他”思想指导下的做事结果是“有我有他”,不是零和游戏。

  这里老子又一次明确了无为的真正含义就是“为而弗争”。《道德经》真正的“道”就是这八个字,“圣人之道,为而弗争”。老子不是消极避世的代表人物,他对百姓幸福国家强盛的用心不应该被泯灭。老子的“道”不是倒退的,甚至是非常超前的。

道德经读书笔记11

  《道德经》主要是论述两个方面:一是世界本体--自然,即道与阴阳。道为世界之真,用阴阳成物。二是意识。意识为物的本性,以谦柔通于道。在这两个层面上,又构建了两重秩序:一是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这种秩序证明人要尊敬、理解、学习自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爱。脱离了爱,这种秩序将不复存在。

  一、人,意识与自然间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源于道,道是世界的本体,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没胡道就没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述道之理,而道之理应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应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为自我所用,从而造福人类,使人类社会"天长地久"。倘若我们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胜天"的心态,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终的苦果还是自食。

  "天之道,不争而善,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规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们能够利用其规律,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所要到达的目标或梦想,因为"天不负有心人"。可是,功成之后要在适当的时候身退。"树在招风",我们应顺应天意,适时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杀身之祸,这也涉及到后面所写的"知足"。

  二、人与人之间的秩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当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我。,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贴合自我本事的梦想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不应有骄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视他人的存在,骄傲自大只会使自我迷失方向,跌入万丈深渊。"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人贵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长补自我之短,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与潜力,一切的困难就不将是困难了,完美的明天将被自我开创。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所以,我们在实现自我的梦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梦想。

  "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可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我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我做到"清静"、"无为"。这样,我们即使应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应对,最终将云开见日。倘若自我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能够长久。"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坚持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烦恼。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欢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我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明白自然这理,依道而行。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欢乐与幸福。

道德经读书笔记12

  体道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可遵循的抽象的运动法则,但又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抽象运动规律。根据事物的特性来冠以名称,是事物面貌的反映, 但这种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名称是天地形成的本源 ;有名称是区别万物的基础。因此,人类常常假借抽象的无来达到了解万物的奥妙,通过具象之有来达到认识微妙的道。这两方面是同时产生的,然而名称又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的学说,这种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是各种学说的基础。

  ——“常有,欲以观其徼”,说明“道”属于形而上的学问。“有”为原始之“有”,“无”在此基础上得以认识。万物之有是新的物质形式之有,要认识这个“有”,得以整体之道为依据。

  养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明白美好是最值得称道的,这是由于有丑恶的区分和存在;都明了善良是最珍贵的,这是由于有邪恶的区分和存在。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这些对立关系正是自然法则的再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圣人为了实现有为的理想,采取无为的方式来看待当前的事业,推行一些道的教育 。万物生长不会逆向发展,生长过程总是不断变化的。取得成就的人也总是不会停留在已有的功劳上。只有不甘于已有的功劳,才会有新的成就。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对立的运动形式。这里的“无为”是觉得眼下无为,属于君子自强不息的心态。只有这样,才有新的成就。

  安民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对国家的统治而言,要让国家安定,就得让民心纯朴,要使民心纯朴,就得让民众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会使民众不至于形成争强好胜之心。也不要让民众向往珍物稀宝,社会上才不会出现偷扒现象。更不要让民众产生贪欲之念,才不犯上作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方针就是:让国民思想空虚而能填饱肚子,淡化民众的理想而又能使身体强壮。总之,经常让民众保持既无知识又无欲望的状态,而让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又不敢不替国家效力 ,这样的话, 国家就一定会治理好。

  ——从国家的稳定认识,要一切听从我的意志,才好治理,于是后来就有了法律。可老子将这种认识扩大了,没有注意领域的区分。

  无源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以对立形式产生作用的, 它混沌的充满天体万物之中,取之不竭;不去利用,也不会过剩。它深奥莫测,最难领会把握 。然而,它好像是万物形成的根本所在。它能缓和锐气,解决纷争,调和明暗,容纳污垢 。它是最公正的,也是清澈明静的。它有时好像又有客观的实在,我不知道她是从何而来,它的形成好像还在“帝”的前面。

  ——有天体的运动,就有“道”的的存在,现在称之为环境对局部事物的影响,老子将环境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形而上的抽象认识,这也是一切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方法。不过,他对这种认识还比较朦胧。至于“挫其锐,解其纷”,属于“德”的范畴,属于运动中的自然调节。

  虚用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本无仁慈可言,仅仅是将万物视为一个受它支配的玩物,不予理睬;具有大智能的圣人也无仁慈可言,仅仅将如何管理百姓视为第一要务,对人民的痛痒也不闻不问。 天地之间就如同一个容器,里面越空虚,所盛东西就越不会出来(屈与出相呼应) , 若是经常去搬弄它,即便没有多少东西,也很容易让其中东西掉出来。 百姓一旦见多识广,君主对付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不如让百姓安守现状,君主也安守现状,就能使国家太平。 ——自然界无所谓感情,你这能顺应自然,圣人所操劳的是天下大事,对百姓的个别事务没有精力去关注,圣人追求的是大仁大义。第二层意思与“烹小鲜”的意思是相同的。这一章实际是告诉人们君主的治国方略,不要顾及小事,不要事事操劳,用一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这个意思。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深的神道,它与天地共生存,不存在生死问题,这即是所谓玄妙的阴道运行。这些道学理论是研究天地的根本所在,它绵绵不绝,似有似无。即便得此法之人,用起来还是不能娴熟 。

  ——神与道事密切相连,都属于抽象的运动形式,所谓变化莫测之谓神,表明同属一种抽象的运动。可见图像对神的描述

  韬光第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于世,就在于它不顾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于大智慧的圣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对自身顾及得少,反而有利于自己,考虑身心以外事多,反而能使生命达到长久。正因为他们具备无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观上成就自己。

  ——天地不能同人类比,就像石头不能与昆虫比一样。其实,人的价值越大,自我圈就越大。正由于他们不注重“小我”,故能成就“大我”。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级的慈善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境界。流水只一味的滋养万物,而不会同万物相抗争。流水总是处于低洼之处,与众人积极向上、谋求发展的精神相背逆,自然遭人们的厌恶。水所处地位就如同无为的“道” 相仿。人要找一个优良的环境居住,要善于去研究一些渊深的学术,与人交往要善于讲求仁道,当政要善于管理,所做事情要能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办大事要善于选择好的时机。但不要与人相争,才不会有错。

  ——众人追求的是自我小利益,有能力者,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他们平时善于注重信誉,注重团结他人,不入俗气,生活中,“让”的概率是较大的。但他们善于把握最佳的时机来发展事业,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味地强调“不争”,也是错误的。“争”需要协调,没有协调的争,就会国将不国。

  运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当一旦得到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就不要贪得无厌,不如停下来,你所占有的金钱地位多了,别人就会眼红,终究是不能“长保” 的。人一旦发富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给自己栽下祸根。人一旦有所成功,就得知足。懂得功成身退,就把握了自然的法则。 ——平时所说“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这其实是安全与名望的对立性。越有名望,越不自由,因为他的安全系数差。老子强调的是知足,这有一个对自身能力的理智认识问题,超越了能力范围,才是“盈”,这时,只有“功遂身退”,才是理智的选择。

  能为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为雌。明白四达,能无知。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总是承载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精神相连),二者又可能

道德经读书笔记13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详解:

  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白话:心气柔和,慈悲为怀,谦卑处下,圆融处事,懂得变通,如此为人就能拥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就会茁壮成长,日渐强大;心气执拗,意坚志强,处事强势,咄咄逼人,如此行事就会处处碰壁,步入穷途、走上末路,直到衰亡。

  阐述:生与死,是一对相反的概念。人之生,指的是生存、生活,积极进取,健康向上,茁壮成长,日渐强大;人之死,指的是日薄西山、穷途末路,日益衰弱,直到死亡。柔与坚、弱与强,也是一组相反的概念。不过,老子说的“柔弱”、“坚强”,指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方法,并非实指其本身。其中“柔”与“坚”,强调的是心气之柔与心气之坚,“弱”与“强”,强调的是姿态之弱与姿态之强。“柔”,指的是心气柔和,慈悲为怀;气血活络,有生机、有活力;能变通,处事圆融;“坚”,指的是心气坚硬,执意、执拗,不活络,缺乏生气与活力,一根筋,不懂变通,心硬,甚至于心死。比如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其中的“至柔”与“至坚”,指的都是人的心气。人之心气,可以是天下至柔之物,也可以是天下至坚之物,但至柔可以融化至坚,所以有一句话叫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弱”,并非指弱小,而是指姿态低,谦卑处下,懂得“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而新、少则得、多则惑”,能够做到“匍匐前进”;“强”,并非指强大,而是指姿态高傲、强势,咄咄逼人,不可一世,宁折不弯。“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这是倒装句,换过来是:“柔、弱,人之生也;坚、强,其死也。”意思是说,心态柔和,慈悲为怀,谦卑处下,能变通,处事圆融,低调做人,这样,人生于天地之间,就会拥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就能茁壮成长,日渐强大;相反,心思执拗,心坚如石,冥顽不化,为人处事强势、高调,咄咄逼人,宁折不弯,就会泄掉元气,流失生机,丧失活力,就会处处碰壁,日益衰弱,而步入穷途走上末路,直到衰亡。

  老子一向认为“柔”是有生气,充满生机的表现。比如说小孩子,心思单纯,心气柔和,所以老子说“抟气至柔,能婴儿乎”,小孩子身体也柔呀,到处都是软的,生命力旺盛;人老了,心气就硬,就坚,观念根深蒂固,执念多,不再活泛了,身子也浑身硬邦邦的了,这都是生机流逝,活力丧失的表现。又好比说春天,万物萌生,那些新发的嫩芽,老子叫它“毫末”,柔啊,却拥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所以说,为道进入柔和之境,充满和和之气,而无一丝戾气,就能包容万物,就能融化一切,所以老子会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也喜欢“弱”,如“弱者道之用”、“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认为“守弱”才是真正的强者,“柔弱胜刚强”,意思是说,用“柔”与“弱”这种为人处事之心态、这种行为做事的态度,远胜于“刚强”,远胜于刚烈、强势、咄咄逼人。注意,老子说的“柔弱”不是指弱小,且与之风牛马不相及。有人将《道德经》读死了,误以为老子的意思是柔弱可以战胜刚强,这是哪跟哪呀,莫名其妙。并不是说,以弱胜强的例子没有,但老子说的不是这个。老子讲的“柔弱”,指的是为人处世的心态、态度和方法,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柔弱。老子所讲的“坚强”,也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坚强,意思相去甚远,指的也是为人处世的心态、态度和方法。我注意到,有相当多的人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解释为:“人活着的时候,身子比较柔软,死了之后,身子变得僵硬。”着实令人惊讶!粗看,合理且贴切,细究起来却是漏洞百出。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生病的时候,浑身无力,身子骨特别软,你能说这是“人之生也柔弱”?还有,人在喝醉酒的时候,尤其是烂醉如泥,更是绵软得很,你能说这是“人之生也柔弱”?就说人死吧,也是在断气之后,血液停止流动,随着气息体温流逝,身子才慢慢僵硬。我们也常说,“这人都死好几天了,尸体都僵硬了。”老子是何等之睿智,对这些,岂能不知。

  2、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白话:草木枝叶柔软、脆嫩,昭示着草木生机盎然,充满勃勃生机,正是欣欣向荣;草木枝叶枯萎,树冠光秃,枝条枯竭,说明草木快要枯死了,或已经枯死了。

  阐述:老子生怕世人不理解或误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所以弄了一事一例,即举草木之例加以说明:柔软、脆嫩,昭示着草木生机盎然、勃勃生机,预示着欣欣向荣。老子用“柔、脆”来形容草木之生,而不用“柔、弱”,因为“柔”之和气,草木与人皆有,而“弱”,是特指人的谦卑、处下、退让、不争等的为人处事的姿态和方法,或者说是人效法“弱者道之用”。换成柔脆,则恰如其分,妥帖了。枯,指古木、百年老树也,引申为生命流逝而枯竭。槁,指树冠光秃,引申为形容憔悴、干瘦。枯槁,也常用来形容人的形体憔悴,心如死灰。“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也是个倒装句,顺过来是:“柔、脆,草木之生也;枯、槁,其死也。”意思是说,草木柔软、脆嫩,象征着草木拥有强大的生机,正是茁壮成长之时、欣欣向荣之际;而枝叶枯萎,树冠光秃,枝条枯竭,这是一种肃杀之气,说明生命流逝,快要枯死了,或已经枯死了。

  3、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白话:所以说一身戾气,只知生猛、刚烈、逞强,是自寻死路、自取灭亡之类的人。一身柔和之气,善于退让,懂得谦卑为下,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之类的人。

  阐述:老子以大自然草木之枯荣,深入浅出,来警示、教化世人。一草一木生于天地之间,尚且知道柔软与脆嫩是生存之道:风来了,知道迎风而摆,而不心坚意强挺立不动,才不至于伤其躯杆。雨来了,知道用枝叶密密抵挡,而不至于让脚下的泥土被水冲走,以护其根;季节更替,草木知道应时而生,感时而变,春夏长于外,秋冬敛于内。唯有枯了,生命走到尽头,惟有槁了,柔脆不再,才慢慢走向死亡。草木尚知柔脆可生,坚强必死,直至枯槁,油尽灯枯,才肯罢休,何况人乎。从万物万象来看,生死之义理,皆然。凡坚而不柔,强而不弱者,其气易散,其刚而易折,皆是死之徒也。凡柔而能和,弱而能中者,其气不散,久而不坏,皆是生之徒也。人能悟此,当自致其柔,用其弱,又何致坚逞强而自蹈于死之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以心志坚硬,处处要强、逞强的,是自取灭亡,自寻死路一类的;心态柔和,谦卑处下,处事圆融的,是长生久视之道,是自聚生气与生机一类的。

  4、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白话:所以,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以兵强天下者必不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合抱之木、参天大树,必将成为大匠之首选,而难逃被砍伐的命运。

  阐述:前面讲为人处世,宜柔和、要守弱,禁心坚、忌意强。这里讲用兵之事,切忌用强。前一个“兵”,指用兵、军事。强,指以兵强天下,耀武扬威、穷兵黩武。“是以兵强则不胜”,意思说,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凭借兵力,靠军事力量来耀武扬威,征服天下,最终是要失败的。老子在第三十章就说了“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在第三十一章又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在第六十九章也提到“用兵者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所以说“兵强则不胜”,想凭借强大的兵力,以武力、暴力的手段征服世界,最终势必引起天下公愤,导致天下群起而攻之,故必不得胜。武力能征服的,只是人的躯体,征服不了人的心。中国古代有“画地为牢”,在地面画一个圈,就可囚禁一个人,为何能如此?因为这囚禁的是心,不是身。现在的监狱,高墙、铁丝网,外加一层电网,都囚禁不住犯人,为何?因为囚禁的是身而不是心。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最终不是一样土崩瓦解,烟消云散,因为靠武力征服而得来的,是守不住的。现在,美国又独霸全球,不过美国学聪明了,胡萝卜加大棒,军事、经济一起上,但能坚持多久,可以拭目以待。“木强则兵”,这又是老子举例,一事一例,以增加说服力。木强,指树在林中鹤立鸡群,一枝独秀,名声大噪。“兵”,指遭遇刀斧而被砍伐。意思是说,一棵树,如果太显眼了,太招摇了,声名远扬,天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即使天不收它,也难逃被工匠砍掉的命运。老子以“木强”作喻,说明以兵强天下,此法不可取也,因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以兵强天下者,势必引起天怒人怨。所以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有道者不处”,更何况是以兵强天下,岂有不败之理。

  5、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白话:真正强大者,善于居下,而将“柔弱”之道奉为上上之策,会让它的生机与活力发挥到极致。

  阐述:“强大居下,柔弱居上。”这句话,感觉老子就是当着我们的面指着一棵树说:你看看,强大居下,柔弱居上。是呀,深邃的道理,就这么简单的,就是这么直白的,被老子指出来了。或许,这就所谓的点石成金。强大居下,柔弱居上,这就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这就是大自然的造化,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天道。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者,要善于居下,作为天子、三公以及诸侯人等,要自处下位,谦和为要,礼贤下士,切忌高高在上、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要将“柔弱”之道奉为上上之策,而善待之,尊重之,摆在上位,让“柔”之生机与活力迸发,让“弱”这一大道之用的源泉涌流。强大居下,柔弱居上,验之于木,是自然之理也。验之于兵,验之于人,无一不然。老子在第六十一章就说“大者宜为下。”强大处于,符合自然之理,因为“重为轻根”,强大处下才会稳;因为“静为躁君”,强大处下才能让躁平静。否则“头重脚轻”则倾覆。强大处下,这叫根深才能叶茂。但是,世人喜好坚强而恶柔弱,所以更要让“柔弱”居上,要心心念念,记在心上,落实在在治人事天。

  综述:

  上一章,老子谈“俭养”,提出了“无以生为,是贤于贵生”的观点。老子直面“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这三个烫手问题,用三个“以其上”,毫不掩饰,毫不忌讳,直接点名,说是上位者“食税之多”,是上位者之“有为”,是上位者“求生之厚”造成的。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又干脆利落用三个“是以”,“是以饥”“是以难治”“是以轻死”,进一步肯定和强调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提出“夫惟无以生为者”,即不追求“食税之多”“有为”“生生之厚”,一切顺其自然,是最为聪明的“贵生”之法。意思是养生达到忘我之境,才是天生天养。不纵外物,“无以生为”,抱一守真,笃厚内养,则至尊之天爵,至富之天禄,至贵之天德,无时不厚我之生。是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共我一体,大道养我,我养大道,故能长生久视。此乃俭养之道也。

  这一章,老子谈“处下”。首先从人之生死,肯定“柔”,倡导“弱”,否定“坚”,批判“强”,并以草木之生死,加以印证,用草木之”柔脆”对应“柔弱”之道,以草木之“枯槁”对应“坚强”。接着,顺理成章导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然后从人之生死,谈到用兵之道,“是以兵强则不胜”。可见,老子是非常反对并憎恶大国以兵强天下的做法。又举一例“木强则兵”加以说明。木强则兵,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其道理更是通俗易懂。最后,提出“强大居下,柔弱居上”,其意在劝诫天子、三公以及诸侯人等,要自居下位,谦和为要,礼贤下士,切忌高高在上、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要将“柔弱”之道奉为上上之策。本章,老子试图通过揭示天道之奥妙,而对人道加以暗示和指引,同时对前面章节的内容作进一步归纳提炼,如在“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基础上,现在又提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提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提出“兵强则不胜”,提出“强大居下,柔弱居上”。并通过一事一例的方式,昭示上位者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本章再次重申“强大居下,柔弱居上”,以劝诫上位者好自为之。

道德经读书笔记14

  【原文】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

  【现代汉语解读】

  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叫做明达。战胜别人的是因为有实力,战胜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强大。知道满足的,心灵富有。努力前行者有志向。不轻易离开你所处位置的人,你的生活会长久的。到死也不狂妄的人,长寿。

  【延伸解读】

  了解别人并不容易,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别人的表面而并不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所以了解别人需要智慧。而知道自己其实更难,所谓自知之明,做到更不容易。人,往往会高估自己,有的甚至严重高估自己,许多错误的决策往往都是因为决策人对自己不了解。

  人生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超越别人上面。在乎超越别人的人,所有优势都在比较中产生,但这种比较的结果是不稳定的,这样的人总是在担心自己被超越。另外,这种比较虽然可能产生进取的动力,其实比较的过程中也不断积累起负能量,也可能伤害周围的人,也可能伤害到自己。

  战胜自己,可以战胜昨天的自己。战胜自己的内容很多,譬如人的动物性、懒惰、享乐的想法。其实,人最需要的是战胜自己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进步。

  欲望无穷无尽,不知足者无法感受富裕,所以对于自己要求知足。而强行者,是为他人做事,为大众获得幸福。

  所,你所处的位置,或者居所,借指根基、平台。这里强调一个平台、根基的重要性。亡,可能是妄,错字,意为狂妄;也有作忘的,意为忘记。到死都不妄作妄为的,知道自己的份量,管理好自己的健康,这样才会长寿。譬如长期汹酒,就是对身体妄作妄为的行为,将严重损害自己的身体,造成不良的后果。作者:高风清扬

道德经读书笔记15

  道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思想境界,它表明了对整个物质世界的看法,即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并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准则,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可以想象,当这套思想为整个人类所理解和接收后,人类将有着怎样长且久的发展,社会将是怎样的一幅和谐局面。

  道最令人深思的一个思想便是清静无为的思想,在这个思想的统筹下,无论是人的自身修养,还是统治者的御民之道,更包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拥有自然无为、遵循天命即自然规律的色彩。现代社会,人类常常做一些逆规律而行的蠢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一再上演,当我们回头看看祖宗的思想时,该是怎样复杂的心情?钦佩?肯定的。还该有无地自容的羞愧吧。我们走了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要前进;我们走得太匆忙,以至于很多的宝贝都落在身后。不妨试试这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顺从规律,看我们通向哪个方向。

  现代人如果不是不重视自身的修养便是太急功近利。我们只听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呼声愈来愈响,却不见污染少一点,犯罪少一点,战争少一点,虚伪少一点。究其根源,人们心中欲望太多,多到人驾驭不了它反被它驾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欲望太多,人就容易混乱而失去冷静与智慧。“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忘却功名利禄,将欲望降到最低,遵从内心意愿行事,保持内心纯净和安宁,于是争端便少了,矛盾便少了,世界和谐,何愁自身修养实现不了。

  国家统治者或者领导人也不妨借鉴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不大肆兴建面子工程,不要用太多太繁复的法令干预经济与生活,不要刚颁布命令未及实施便急着启用新的命令,不折腾不闹腾才是顺应规律,才是自然的御民安民之道。

  当自然已经被我们破坏的千疮百孔时,我们是该寻找新的与自然相处之道了。土地,与其拿给贪婪的地产商建造惹人纷争的高楼大厦,不妨用来栽种植物,更或者什么都不种,留给人们一片绿地。在上面踢两脚球,打几个滚,放放风筝,散散步,溜溜狗,无论哪种给人带去的都是愉悦。树木,不要动不动就砍伐移栽,长在哪儿都给人一片绿荫,都能防风挡沙,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砍伐是在自造棺材自掘坟墓,移栽是在浪费人力破坏美感。让它们待在它们原来的地方吧,自然把它们安排在那儿,就让它们站好自己的岗吧。万物各司其职,人类不与过多干预,自然便真的自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便也自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为法则,以自然无为为法则,人类才能求得自身以及整个世界的和谐。

【道德经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道德经》读书笔记01-03

“道德经”读后感08-17

目送读书笔记大全 《目送》读书笔记06-08

教师读书笔记10-01

《简爱》读书笔记09-24

《童年》读书笔记09-21

简爱读书笔记09-21

童年读书笔记09-08

孔乙己读书笔记08-23

《读者》读书笔记08-10